太有灵性了!贵州一老奶奶喂猪时,发现自己够不着猪食盆,于是,老奶奶便吆喝黑猪,让它将食盆拿到门口来,本以为它不懂,不料,黑猪不仅听懂了,而且还真用嘴,把猪食盆叼到老奶奶面前,老奶奶对此却见怪不怪了,很显然,黑猪不是第一次这样干了,网友:万物皆有灵! 贵州山村的清晨,雾气还没散透,木栅栏围着的猪圈里已响起动静,老奶奶端着铁盆,里头拌着刚煮好的猪食,一步步挪到圈门口。 她腿脚不利索,跨进圈栏得扶着木头喘口气,这会儿瞥见食盆正搁在另一头墙角,离得远,弯腰够准要费劲。 她没勉强,攥着手里的铁勺子敲了敲栏杆,“当啷”一声脆响,圈里的大黑猪正趴在地上打盹,听见动静“噌”地支棱起耳朵,粗尾巴立马晃起来,老奶奶又用勺子轻轻怼了怼猪身,嘴里念叨:“把盆子叼过来嘛。” 这话像开关,黑猪晃了晃脑袋,转身就往墙角小跑,它凑到食盆边,小心翼翼用嘴衔住盆沿——那动作轻得很,生怕把盆子掀翻。 接着晃晃悠悠迈开步子,蹄子踩在圈里的干草上沙沙响,径直走到老奶奶跟前,轻轻放下盆子,还仰起头“哼”了两声,尾巴摇得更欢了。 老奶奶啥表情没有,仿佛早知道会这样,她拿起勺子往盆里倒猪食,热气腾腾的饲料香飘开,黑猪也不抢,就站在旁边等。 这一幕被拍下来传到网上,网友都看愣了,有人说“这猪比狗还灵”,还有人打趣“不愧是天蓬元帅后代”。 其实猪的智商本就不低,有国外研究说相当于三四岁小孩,解开简单拼图的速度不比孩子慢,还能记住半年前见过的人。 农村老人常讲“猪记仇也记恩”,这话在这头黑猪身上显明得很,想来老奶奶平时定是待它好,准时喂食,天冷了给猪圈铺稻草,闲了还跟它唠两句,才养出这份默契。 有人说家畜就是用来吃的,谈灵性多余,可这黑猪叼盆的模样,恰恰戳破这种偏见,灵性从不分品种,也不是天生就有,全靠相处时的真心换真心。 就像贵州另一户人家的母猪,知道主人家穷,主动犁地拉车,凭本事成了家里的得力帮手;还有独居老太养的千斤猪王,听见主人脚步声就起身回应,成了老人的精神依靠。 这头黑猪叼的哪里是食盆,是跟主人相处的熟稔,是被善待后的回应,老奶奶喂的也不只是猪食,是日复一日的照料,是平淡日子里的陪伴。 圈栏内外的这一幕,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藏着最实在的道理:你对生灵多用心,生灵就对你多尽心。 网友说“万物皆有灵”,这话真没说错,不是说动物能成精,是说所有生命都能感知善意。 黑猪听不懂复杂的大道理,却能记住老奶奶的声音、动作,记住每次被善待的温暖,然后用叼食盆这样笨拙又真诚的方式,把这份温暖还回去。 太阳慢慢爬高,雾气散了,猪圈里,黑猪低头吃食,老奶奶靠在栅栏上看着它,嘴角悄悄翘着,这寻常的山村清晨,因为这一点点灵性互动,变得格外动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