炖羊肉,别乱放调料!记住“4不加3关键”,汤鲜肉嫩不腥不膻 天一冷,谁不想来碗热乎乎的羊肉汤?可你有没有发现,自己炖的羊肉,不是腥得下不了口,就是肉柴得像嚼皮筋?汤还浑浊发黑,看着就没胃口。 其实啊,不是你手艺差,是调料放错了!很多人炖羊肉,花椒、八角、料酒、大蒜一把抓,觉得“多放点香料才够味”。结果呢?味道全毁了! 我以前也这样,炖一锅羊肉,全家都不想吃。后来跟一位干了三十年清真菜的老厨师学了一招,才明白:炖羊肉,不是调料越多越好,而是要“会减”。 他教我一句口诀,我用了十年,回回炖得汤白肉香,连挑嘴的孩子都能喝三大碗。今天就掏心窝子分享出来,记住这“4不加3关键”,保你一次成功! 先说“4不加”,少做四件事,比多加料更重要! 第一,不加花椒。 花椒一放,肉立马变柴!它味道太冲,压得住腥,但也抢味、锁水,炖出来又干又硬。真想除腥?方法多的是,别靠花椒硬来。 第二,不加八角。 八角香味重,炖红烧肉是绝配,可炖羊肉就犯忌了!一加八角,汤色发暗发黑,还带股“药味”,把羊肉本身的鲜全盖住了。清炖讲究的是原汁原味,别画蛇添足。 第三,不加料酒。 很多人一炖肉就倒料酒,觉得去腥提香。可羊肉不一样,料酒一加热,酒精挥发完,留下一股“酸馊味”,反而坏了汤的鲜。真要除腥,后面教你更干净的办法。 第四,不加大蒜。 蒜味霸道,炖着炖着全跑汤里去了,汤会有股“蒜臭”,和羊肉不搭。尤其是出锅前加大蒜,那味道,闻着都劝退。 --- 再说“3关键”,照着做,汤白肉嫩不翻车 第一,冷水浸泡两小时。 别急着下锅!羊肉切块后,一定要用冷水泡,至少泡两个小时,中途换两三次水。这一步才是去腥的关键!把血水逼出来,肉自然不膻。记住,是冷水,不是热水,热水会让肉立马收紧,血水锁在里面出不来。 第二,调料只用三样:小茴香、良姜、白芷。 这是老厨师的秘方!这三样是“羊肉黄金搭档”: - 小茴香,去腥增香; - 良姜,温中散寒,适合冬天; - 白芷,让汤更清、更亮。 每样抓一小撮,装进调料盒,干净又方便。别多,多了也压味。 第三,凉水下锅,大火煮开,撇净浮沫。 肉和水一起下锅,大火烧开,这时候会有大量浮沫冒出来,那是残留的血和杂质,一定要耐心撇干净。这一步决定汤清不清。然后转小火,慢炖1.5到2小时,肉才软烂不柴。 最后,出锅前再放盐! 盐早放肉发紧,炖不烂。一定要等肉快好了,再加盐调味。出锅时撒一把葱花、香菜,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香到邻居敲门问:“你家炖啥呢?” --- 炖羊肉,讲究的是“干净”两个字 不是调料越多越香,而是要让羊肉本身的鲜味冒出来。 记住:4不加,是减法;3关键,是功夫。 别总想着“加点啥”,有时候“不加啥”,才是真本事。 这个冬天,试试这样做,保证你家的羊肉汤,喝出小时候的味道。 要是你家有老人爱喝汤,记得转发给他,别再用一堆香料“糟蹋”好羊肉了! 清汤羊肉配方 羊肉做法 砂锅炖羊肉 家庭炖羊骨头 羊肉炖教程 羊肉炖配料 黄芪炖羊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