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为什么有人说:志愿军司令员幸好是彭德怀元帅,换别人根本就镇不住?[给你小心心]

为什么有人说:志愿军司令员幸好是彭德怀元帅,换别人根本就镇不住?[给你小心心] 1950年10月,当战火蔓延至鸭绿江边,新中国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抉择。 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较量,而受命率领志愿军出征的彭德怀,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果敢作风,为新中国打赢了这场立国之战。 志愿军部队来自全国各野战军,都是历经战火的精锐之师。 在第一次作战会议上,彭德怀就明确表态:“到了朝鲜都给我踏踏实实打仗,谁要摆老资格,我先撤谁的职。” 当时全军评为最高级别的将领仅三人,彭德怀位列其中,这样的背景让各路人马无不心服。 最能体现他统帅气度的是对第38军的处理,第一次战役中,该军因敌情误判贻误战机,军长梁兴初在会上受到严厉批评。 但第二次战役时,彭德怀依然将穿插敌后的关键任务交给他们,第38军知耻后勇,一昼夜强行军140余里,成功切断美军退路。 彭德怀在嘉奖令末尾亲笔写下“三十八军万岁”,这支队伍从此被誉为“万岁军”。 彭德怀的指挥艺术在三次关键决策中展现得淋漓尽致,志愿军入朝初期,原计划实施防御作战,但敌军推进迅猛,防御设想已不现实。 彭德怀当机立断,向中央建议改守为攻,以运动战歼敌。 第二次战役中,他展现出高超的谋略,首次战役获胜后,他命令部队全线后撤,故意示弱。 朝鲜同志也不理解为何不乘胜追击,但彭德怀坚持己见,最终将敌军诱入预定区域,一举将战线推回三八线附近。 当志愿军占领汉城,举国欢庆之时,彭德怀却清醒地意识到危机:战线拉长导致补给困难,敌军兵力更加集中。 他顶住各方压力,果断下令停止进攻,后来的战局发展印证了他的远见。 朝鲜战场的复杂性远超寻常,彭德怀需要妥善处理中、朝、苏三方的关系,在君子里会议上,苏联大使坚持乘胜追击,与彭德怀发生激烈争论。 这次会议后,苏联顾问私下承认,装备较差的志愿军反而能打赢硬仗。 1950年12月,中朝联合司令部成立,彭德怀任司令员兼政委,朝鲜人民军的指挥权也交由他统一负责。 面对装备远优于己的敌人,彭德怀提出“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原则,充分发挥志愿军夜战、近战和穿插迂回的特长。 在云山战斗中,志愿军以劣势装备歼灭美军精锐部队,让敌人的现代化装备难以施展。 他善于集思广益,第二次战役后,副司令员邓华提醒防范美军侧后登陆,彭德怀认真采纳这一建议,在后续部署中加强了防备。 在彭德怀指挥下,志愿军将士以顽强意志力克强敌,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战争史诗。 1953年7月,《朝鲜停战协定》签署,标志着这场战争的胜利终结。 这场胜利改变了世界对中国的认知,中国从此成为一个不能再被轻视的世界大国。 彭德怀后来总结道,西方列强靠几尊大炮就能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从战争爆发到最终停战,先后有五位将领担任过志愿军司令员,巧合的是他们都来自湖南。 但毫无疑问,彭德怀在最为关键的战争阶段,以其独特的军事智慧和人格魅力,为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说到彭德怀元帅挂帅抗美援朝这事儿,网友们的评论也是挺独特的。 “这就好比一个顶尖团队,必须得有个绝对权威的大佬坐镇,不然各路大神谁也不服谁,活儿就没法干了。” “战场上最怕的就是上头,彭总能在胜利时保持清醒,在顺境中看到风险,这才是真正的帅才,避免了可能出现的重大损失。” “彭老总不仅敢打,更会打,从利用部队特长进行兵力调配,到精心设计战术诱敌深入,再到善于听取像邓华这样的优秀副手意见,都体现了他高超的指挥艺术。” 在现代社会,你觉得一个优秀的领军人物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是彭老总这样的魄力和资历,还是更需要其他方面的能力?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 信息来源:《石仲泉:最伟大的"战神":统帅抗美援朝战争的毛泽东》·马克思主义研究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