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果不其然 被我猜中了 都以为稀土管制能按住荷兰,没想到人家反手就把中低端DUV光

果不其然 被我猜中了 都以为稀土管制能按住荷兰,没想到人家反手就把中低端DUV光刻机也禁了,连老设备维修都卡脖子。这波操作看着够刚,实则更像慌不择路的孤注一掷。 荷兰政府这次把NXT:1970i、1980i等量产型DUV光刻机全部列入禁运清单,甚至切断了技术维护的合作通道。这种看似强硬的措施,暴露的是在美国压力下的战略失衡。要知道,中国贡献了ASML全球DUV销量的35%,这个市场一旦丢失,ASML价值5亿美元的零部件库存立刻陷入滞销,技术迭代的节奏也将被打乱。 ASML的应对策略耐人寻味。他们迅速推出“NX2000”系列合规机型,通过参数微调绕过管制门槛,同时加速在苏州建设技术服务中心,用储备零件将维修周期从45天压缩到15天。这种“曲线救国”的方式,本质上反映了市场规律对政治干预的本能抵抗。企业深知,失去中国市场意味着什么。 中国的反制精准而深刻。稀土管制新规要求,含0.1%以上中国稀土成分的光刻机需申请出口许可。每台光刻机的稀土磁体用量超过10公斤,占电机成本30%以上,而全球90%的稀土精炼产能掌握在中国手中。这种反制不是简单的对抗,而是揭示了全球半导体产业链“你中有我”的深层联结。 国产半导体设备正在这场博弈中加速成长。上海微电子的28纳米光刻机良率已达90%,成本仅为ASML同类的三分之一;2025年上半年,中国半导体设备进口额同比下降28%,国产化率突破40%。中微公司的刻蚀设备、拓荆科技的薄膜沉积设备、华海清科的CMP设备,已经在国内晶圆产线中承担起关键角色。 日本企业的遭遇值得玩味。他们严格遵循美国出口限制,结果在中低端光刻机市场的份额被ASML全面蚕食。日本媒体不得不承认“上当”,批评本国政策让荷兰企业独占市场红利。这种盟友间的利益分化,暴露出科技霸权背后的裂痕。 这场博弈的实质,是技术工具化与全球化规律的根本冲突。短期看,中国芯片产业将面临设备短缺的阵痛;长期看,封锁只会加速全球供应链的多极化重构。当中国成熟制程的产能全面爆发,当28纳米及以上芯片实现自主可控,ASML在DUV领域的技术优势将逐渐稀释。 历史不断证明,封锁从来遏制不了创新,只会倒逼出更强大的自主生态。中国的稀土优势、市场体量和人才储备,正在汇聚成不可逆转的突破力量。荷兰的这次出手,表面强硬,内里却透露出战略焦虑下的短视。真正的科技竞争,终将回归开放合作的轨道。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稀土出口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