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成功返回!载人航天,每一步都不容易

央视新闻图

16时40分许,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乘坐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好消息瞬间刷屏。

连日来,备受关注的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返回问题圆满解决,在让人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实实在在感受到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强大的应急与保障能力。

此前,原计划11月5日实施的神舟二十号返回任务,因为飞船疑似遭空间微小碎片撞击,“返回舱舷窗玻璃出现细微裂纹”而推迟。消息一出,牵动人心。自我国建设空间站、实现航天员轮守以来,还是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不过,经常关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人都知道,太空碎片撞击这种意外情况,本就在预案之内。

有人要问了,神舟二十号的航天员坐了神舟二十一号的“返程车”,那么神舟二十一号的航天员怎么办?别急,神舟二十二号已经在待命了。

其实,自神舟十二号任务起,长二F火箭就已采取“发射一发、备份一发”的发射模式,每次执行载人任务时,地面都会有一艘待命救援飞船随时准备出征‌,最快10天内就能实施应急救援发射。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手中有预案,心中有准备,可以随时启动planB,这就是遇事不慌、从从容容的底气。

载人航天,每一步都不容易。这次事件虽然是我国载人航天史上的一次小插曲,却反映出我国探索太空的历程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秉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原则,所有任务均以航天员安全为核心前提。哪怕有万分之一的可能,也做好百分之百的应对。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自启动以来,给人最大的印象如果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稳。早在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三步走”发展战略阶段,就一直强调“稳扎稳打、分步推进”。

去年10月,我国就宣布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登月目标。前不久的神舟二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更是透露,长征十号运载火箭、梦舟载人飞船、揽月着陆器、望宇登月服、探索载人月球车等飞行产品已完成初样阶段主要工作。在说之前,早就在做了,这就是中国航天人低调而踏实的工作作风。

说到宇航员滞留太空,很难不让人想起NASA宇航员威尔莫尔和威廉姆斯,二人因超长期滞留引发全球关注:本来在国际空间站停留一周的计划,硬生生延误了9个月,直到今年3月才返回。而这次,神舟二十号航天员返回任务仅仅推迟了9天。

超高的效率与安全指数,也离不开对载人航天精神的践行。我国载人航天精神内涵中,有这么一段:“在任务面前斗志昂扬、连续作战,在困难面前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在成绩面前永不自满、永不懈怠。”

放到我国太空逐梦的长河中去看,这次返回任务也只不过是一次常规操作。跨过这次小波折,中国航天人仍会继续踏上新征程,勇敢迈向浩瀚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