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阿富汗总统阿明擅自做主,枪杀了苏联内务部副部长、克格勃高官帕普京。仅仅两个小时后,他就听到苏联特种部队已经占领了喀布尔各要害单位的消息,但他并未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直到第二天,火箭弹直接轰开了他的办公室。 那时候的阿富汗啊,就是个夹在大国缝里受气的小角色,冷战正打得热闹,苏联老大哥和美国佬都把眼睛瞪得溜圆,死死盯着中亚这块肥肉。转过年来,也就是1978年4月,阿富汗人民民主党瞅准机会,搞了场索尔革命,一下子就把达乌德政权给掀翻了,自己上台搞了个亲苏联的民主共和国。不过这个人民民主党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闹哄哄地分成两派:一派叫哈利克派,这帮人火气旺,做事比较激进;另一派是帕查姆派,相对来说就温和一些,喜欢讲道理。咱们故事的主角,哈菲佐拉·阿明,就是哈利克派响当当的人物。他1929年出生在喀布尔附近一个普什图人家庭,普什图人可是阿富汗的主体民族,骨子里就带着股不服输的劲儿。阿明年轻的时候当过老师,后来还跑到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留过学,混了个教育学硕士的文凭。就在美国那会儿,他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觉得这玩意儿不错,回国后就一头扎进了人民民主党,凭着他的学历和那股子钻劲儿,没几年就在党内混得风生水起,成了哈利克派的核心骨干。 不过,这伙计野心可不小。1978年革命成功后,人民民主党虽然掌权了,但两派之间的明争暗斗就没停过。当时的总统塔拉基也是哈利克派的,一开始挺看重阿明,让他当了总理。可阿明哪甘心屈居人下啊,他暗地里培植自己的势力,到处安插亲信,很快就把内政部、国防部这些要害部门都抓在了手里。塔拉基一看这情况,心里就打鼓了,想找机会把阿明给撸下去。没想到阿明下手更快更狠,1979年9月,他直接发动了一场宫廷政变,把塔拉基给软禁了,没过多久,干脆就把塔拉基给弄死了,自己当上了总统兼总理,集党政军大权于一身,那叫一个风光。 但阿明这个人,有点刚愎自用,而且民族主义情绪特别重。他上台以后,觉得阿富汗是自己的地盘,不想事事都听苏联老大哥的摆布。苏联那边呢,本来是想把阿富汗当成自己在中亚的一个重要据点,好跟美国抗衡。他们一看阿明这小子翅膀硬了,想摆脱自己的控制,心里就老大不高兴。苏联当时的老大勃列日涅夫,几次三番派人来敲打阿明,让他老实点,还想往阿富汗安插更多苏联顾问,实际上就是想控制阿富汗的军政大权。阿明表面上应付着,暗地里却开始排挤苏联顾问,甚至跟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眉来眼去,想搞点平衡。 这苏联能忍吗?肯定不能啊!他们觉得阿明这小子太不听话,是个白眼狼,必须得换个人。于是,克格勃就开始在暗地里策划,想找机会把阿明给换掉,扶持一个更听话的傀儡上来。帕普京,就是苏联内务部副部长,也是克格勃的高官,这次被派到喀布尔,名义上是来“访问”,实际上就是来监督阿明,顺便摸摸底,看看怎么动手。 阿明也不是傻子,他早就察觉到苏联对自己不怀好意,帕普京在喀布尔的活动,他也有所耳闻。可能是被逼急了,也可能是过于自信,觉得苏联不敢把他怎么样,阿明竟然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干掉帕普京!他觉得这样就能给苏联一个下马威,让他们知道自己不好惹。结果呢?1979年12月27号,他真就动手了,派人把帕普京给杀了。 杀了帕普京之后,阿明可能还觉得挺解气,以为自己镇住了场面。他手下的人跟他报告说,苏联特种部队开始在喀布尔调动,占领了机场、电台这些要害地方,他竟然没当回事,觉得这可能就是苏联的例行演习,或者是在虚张声势,想吓唬吓唬他。他还跟身边的人说:“别怕,苏联人就是纸老虎,他们不敢把我们怎么样!”结果呢?他这话音刚落没多久,第二天,也就是12月28号凌晨,苏联的坦克和装甲车就开到了总统府门口,紧接着,火箭弹就像长了眼睛一样,“轰”的一声,直接把他办公室的墙给炸开了花。这时候,阿明可能才真正明白过来,自己闯下了多大的祸,苏联人这次是来真的了。可惜啊,一切都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