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38年,一个和尚带着几十个僧人抗日,贺龙让余秋里邀请他们加入八路军,和尚看到

1938年,一个和尚带着几十个僧人抗日,贺龙让余秋里邀请他们加入八路军,和尚看到余秋里时,抬手就是一枪,余秋里却安然无恙!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河北雄县,原本是个安静的地方,有座寺庙,庙里住着段克全和一群和尚,寺庙香火不断,和尚们平时念经打坐,日子倒也平和,可自打日军进了河北,全县都没了宁日,一天,日军闯进寺里,二话不说,把庙里香火钱和和尚们的口粮全抢走了,庙里的佛像也没能幸免,日军用刺刀把佛像上的金箔刮下来,连神像都被砸烂了,更糟的是,寺庙里还躲着一些乡下来的女眷,结果也没逃过日军的毒手,这些事让段克全彻底明白:再不反抗,别说寺庙,就连命都难保。   段克全本是个和气的住持,遇事总想着退一步海阔天空,但眼下他彻底看明白了,光靠慈悲根本没用,于是他把庙里的二三十个小和尚召集起来,商量着都剪了僧袍下摆,找来厨房的菜刀、平时练功的棍棒,又东拼西凑买了几把土枪,大家伙心一横,准备和日军周旋到底。   这支“和尚抗日队”刚开始连像样的枪都没有,全靠地头熟,专门在芦苇荡、古河道这些地方设埋伏,日军运输队来时,他们就一哄而上,抢武器抢物资,有一次,三个日军在村子里抢粮,段克全带着几个和尚冲了上去,铁棍挥舞得呼呼响,把日军打得丢盔弃甲,还捡到一把三八大盖,慢慢地,和尚队伍越打越顺手,名气也大了,乡亲们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有支和尚队整天和鬼子作对,还叫他们“飞毛腿和尚”。   可名气大了,麻烦也多了,段克全吃过一次大亏,之前有伙人打着抗日旗号,说是国民党散兵,借住寺庙,结果半夜把和尚队的两把土枪和点儿家底全卷走了,还抢了乡亲们的东西,吃了这个亏以后,段克全对所有穿军装的陌生队伍都打心眼里防着,和尚队定下规矩,绝不扰民,也不贪一分一毫,只管和日军死磕。   和尚连越打越顺,队伍里的和尚从几十人变成了三百多,附近的年轻人也有不少主动加入,段克全虽然领着队伍,但他心里很清楚,单打独斗迟早顶不住,缺枪少弹是大问题,就在这时候,贺龙带着八路军120师进了冀中,想把雄县一带的抗日队伍联合起来,大家伙一起对付日军。   贺龙派了政委余秋里过来联络和尚队,余秋里没带大队人马,就带了两个警卫员,这意思很明显,是来谈合作,不是来收编,段克全一听说八路军要来,心里还是有点打鼓,怕又是来抢队伍的,他想试试对方到底靠不靠谱,就给余秋里来了个下马威,等余秋里进了院子,段克全直接抬手就是一枪——不是对着人,是对着天上的一只鸟,把鸟打下来,全场气氛顿时紧了起来,余秋里却一点没慌,照样和气。   余秋里见和尚队警惕,就先让警卫员放下枪,又递上贺龙写的信,还拿出八路军的布告,说明八路军纪律严明,不扰百姓,这些话说到点子上了,和尚队最怕的就是被人收编,失了主意权,余秋里干脆把话挑明了,说八路军不是来收编的,只想大家联手抗日,和尚队独立建制,八路军给枪给弹还给情报,段克全听着,心里还是有点不放心,说你们说得再好听,不如让我亲自去你们那儿瞧瞧。   余秋里一口答应,段克全带着小和尚去了八路军驻地,他看到八路军队伍整齐,战士们一个个精神头十足,百姓还主动送饭送菜,正好赶上一仗,日军来扫荡,八路军设好埋伏,和尚队也跟着一起上,打仗时候,一个八路军战士受伤了还坚持射击,最后抱着炸药包冲向日军坦克,拼了命也要把敌人炸掉,段克全看在眼里,心里服了,觉得这些人是真的为老百姓拼命。   这一仗下来,和尚队彻底明白,八路军不是来抢功劳的,是真心想联合大家一起对付日本人,余秋里也没逼和尚队立马合编,只说可以先合作打一仗,觉得合适再说别的,后来又联手打了几次埋伏战,和尚队得了枪和子弹,八路军也没来抢人抢地盘,段克全心里的疙瘩这才全解开了。   最后,和尚队和八路军、还有另外几支地方抗日队伍合编成了大清河北抗日游击队,段克全当了游击队长,余秋里当政委,和尚队的身手和身份特别,成了队里的奇兵,平时白天还是和尚的打扮,有时化缘进村,其实是打探情报,晚上换上短打冲锋陷阵,有时攻坚战,他们敢赤膊扛着炸药包冲在最前头,灵活又不要命,日军都拿他们头疼。   和尚队进了八路军后还是那套规矩,不掠百姓一草一木,段克全常说,国都破了,哪还有什么清静可言,保家才是保众生,和尚队的事迹渐渐传开,大家伙都觉得,原来和尚也能拿刀上战场,和普通百姓、八路军战士一样,都是为了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信息来源:“独臂将军”余秋里的“军”事 2022-09-26 16:14·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