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花父母的钱,贵族叫传承;中产叫托举;穷人却叫啃老;都是在社会闯荡,精英叫拼搏;普通人叫奋斗;底层人却叫瞎忙。 都是游手好闲,富人叫享受生活;小康叫品味生活;穷人叫好吃懒做;都是坚守岗位,高管叫运筹帷幄;中层叫恪尽职守;基层却叫混吃等死。 都是发表意见,领导叫高瞻远瞩;经理叫重要讲话;员工叫怨声载道;都是用钱赚钱,富豪叫资产配置;中产叫科学理财;穷人却叫不劳而获。 --- 刚才看到这一段话,看得我坐在沙发上半天没动。 “同样是花钱,富人叫传承,中产叫托举,穷人叫啃老; 同样是干活,精英叫拼搏,普通人叫奋斗,底层叫瞎忙。” 越琢磨,越觉得扎心。 你看—— 富二代接班,叫“子承父业”“家族荣耀”; 普通人家孩子靠父母买房结婚,叫“啃老”“没出息”; 可说到底,不都是爹妈给的? 怎么一换人,词儿就变了? 同样是不上班: 富人天天晒旅行、喝咖啡、打高尔夫,叫“享受生活”; 小康家庭想歇两年搞个小店,叫“追求品质”; 可要是你没工作、没存款,哪怕在家学个技能, 别人嘴里就是“好吃懒做”“游手好闲”。 同样是上班: 领导天天开会,叫“战略部署”; 中层跑前跑后,叫“落实执行”; 你基层加班到半夜,叫“混口饭吃”; 要是哪天你提点意见, 上面一听,立马定性:“情绪不稳,怨声载道。” 最气的是那句: “都是用钱赚钱。” 富人买股票、投项目,叫“资产配置”; 中产定投基金、存点理财,叫“科学规划”; 可你要是个打工人,想靠副业多挣点, 立马有人跳出来说:“想不劳而获?” 这哪是评价, 分明是用身份,给人生贴标签。 我们总以为,只要努力,就能被公平看待。 可现实是—— 你站在什么位置,决定了别人怎么定义你。 不是你做的事不一样, 是你说得出口的“话术”不一样。 不是你活得不努力, 是别人不愿意承认你的努力有价值。 可话说回来, 我们普通人,难道就该认命? 就不配被温柔定义? 我不信。 我爸妈省吃俭用供我读书, 我不叫“啃老”,我叫“被托举”; 我每天挤地铁、加班、还贷, 我不叫“瞎忙”,我叫“在活着”; 我想多挣点钱,搞个副业, 我不叫“不劳而获”,我叫“不想认输”。 标签是别人给的, 但路,是我自己走的。 既然世界喜欢用身份说话, 那我们就更该努力, 不是为了活成别人嘴里的“体面”, 而是为了有一天, 轮到我们,来定义什么叫“奋斗”。 这世道,话术比事实走得快。 但我想说: 别让别人的嘴,否定了你拼命活着的样子。 你不是懒,是没资源; 你不是弱,是没靠山; 可你还在坚持, 这就是最大的强。 普通人钱意义 财富差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