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天 乌克兰正式宣布了 11月13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欧盟已向乌提供59亿欧元援助,其中部分资金来自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收益。 这笔钱能落地,说白了就是欧盟援乌的步子没停。泽连斯基一边说这是俄罗斯“打这场仗该付的代价”,一边还催着欧盟赶紧定下来,把冻结的资产都用上。 这59亿欧元也不是一笔糊涂账,一部分是宏观金融援助,另一部分来自乌克兰团结基金,都是欧盟援乌的老路子了。从冲突开始到现在,欧盟加上成员国给乌克兰的支持,林林总总已经有177.5亿欧元,经济、军事、人道方面都覆盖到了。 这话听着解气,但仔细琢磨琢磨,其实满是漏洞。所谓“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收益”,国际上本来就没个统一说法。这些资产当初被冻结,是因为欧盟对俄实施制裁,核心是为了施压让俄罗斯停火,可现在直接拿来给乌克兰当援助,性质就变了——相当于把别人家暂时扣下的东西,转手送给了第三方,这在法理上根本站不住脚。俄罗斯早就放话,要是敢动这些资产,就会采取对等反制,到时候欧盟企业在俄的资产恐怕也得遭殃,最后到底是谁吃亏还真不好说。 欧盟表面上铁板一块支持乌克兰,背地里早就吵翻了天。像匈牙利这样的国家,本身和俄罗斯在能源、经贸上联系紧密,之前就多次反对加码对俄制裁,更别说拿冻结资产援乌了。就算是德国、法国这些核心国家,老百姓的抱怨也越来越多。自家通胀还没压下去,能源价格忽高忽低,冬天取暖成本涨了不少,政府却把大笔资金送到乌克兰,不少人都觉得“这钱还不如用来改善民生”。177.5亿欧元看着不少,可分摊到27个成员国头上,再加上持续不断的后续投入,早就让一些经济实力一般的国家扛不住了,这种“打肿脸充胖子”的援助模式根本没法长久。 再说这59亿欧元,看着是笔巨款,可放到俄乌冲突的大窟窿里,其实也填不了多少。乌克兰现在前线要花钱买武器、养士兵,后方要重建基础设施、救济难民,每一项都是烧钱的活儿。更让人担心的是,这些援助资金能不能真正用在刀刃上。之前就有国际机构曝光过,部分援乌物资和资金存在挪用、腐败的情况,有些武器甚至流到了黑市。现在这笔来自“冻结资产”的钱,监管起来只会更复杂,最后到底有多少能落到普通乌克兰民众手里,有多少能真正助力战场局势,恐怕谁也说不清楚。 泽连斯基把这笔钱说成是俄罗斯“该付的代价”,更像是一种舆论宣传。冲突打了这么久,乌克兰的经济早就垮了,全靠外部援助撑着,可这种“输血式”援助根本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就算欧盟把所有冻结的俄罗斯资产都拿出来,也未必能让乌克兰打赢这场战争,反而会让冲突越拖越久。更危险的是,这种操作开了个坏头。今天欧盟能以“制裁”为名处置俄罗斯的资产,明天其他国家会不会有样学样?那些在海外有大量资产的国家,难免会心里打鼓,担心哪天和欧盟闹了矛盾,自己的资产也会被随便处置,这会严重破坏国际金融秩序的信任基础。 战争的本质是两败俱伤,靠别人的资产来续命,靠外部援助来支撑冲突,最终伤害的还是两国的普通民众。欧盟一味加码援乌,看似站在了“道义高地”,实则是把自己绑在了冲突的战车上,既解决不了乌克兰的困境,也让自身陷入经济压力和内部矛盾的双重困境。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法国对乌援助 北约援乌动态 美援乌资金 英国对乌援助 欧盟资金 美国军售乌克兰 美国援乌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