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陈翔6点半的视频里,他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了。 不是因为突然想当主角,而是团队的老面

陈翔6点半的视频里,他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了。 不是因为突然想当主角,而是团队的老面孔悄悄退场,新流量没跟上,平台算法又在逼人露脸。 他不再只是那个躲在镜头后编段子的人了——电影拍了,商标注册了,直播带货也上了,可团队名字却慢慢删掉了“陈翔”两个字。 这像极了那些被自己养大的孩子,突然要独立,父母反而更慌,只能天天站在门口张望。 他不是不想退,是退了,整个IP可能就塌了。 腿腿意外离世、大白因母亲生病退出、77岁的妹大爷因身体原因淡出,多位核心老成员的离开让团队断层明显。新演员尚未形成国民度,平台又需要持续的熟面孔维持互动,陈翔只能亲自补位。 团队早已布局商业版图,不仅全类别注册“陈翔六点半”商标,还为猪小明、蘑菇头等人名注册商标,五部网大总票房超8000万,2025年《疯狂代号》300万成本斩获千万分账。删掉人名是为了弱化个人标签,方便融资和品牌扩张。 IP的根基始终绑在陈翔身上,他的创作是内容核心,观众的情怀也多源于他的坚持。去个人化是公司化运作的必然,但现阶段少了他的站台,流量和信任度都会受影响,这是转型期的必经阵痛。 IP的成长终究要经历从“个人符号”到“团队品牌”的过渡,陈翔的坚守既是无奈也是责任。能在短视频行业深耕多年,靠的是内容韧性和商业清醒,这种在变化中稳住基本盘的智慧,才是IP长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