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国常会重磅部署!央行、证监会发声,推动市场更具韧性、稳健 这轮慢牛行情,跟过去相比确实有了变化,它走得稳一些,波动也没那么大了,市场里的资金也更看重公司的基本面,不再像以前那样急着追涨杀跌。 最近几个月,市场一直在4000点附近来回波动,很多人觉得行情平淡,上涨乏力,下跌空间也有限,但投资者只要关注几个关键领域,就能发现情况并不简单,国家政策方向已经调整,央行资金操作方式有所改变,资金流向正悄然转向,整个市场的运行节奏也在发生变化。 先说说政策的事,上个月国常会提到一个新说法叫“两重建设”,意思就是把一些重大工程和重要项目放进“十五五”规划里,不是只靠政府自己出钱,而是把银行、保险公司还有民间资本也拉进来一起做,重点投资方向是新质生产力,比如高端制造、新能源、芯片这些领域,这也不是临时想到的主意,是想重新搭建国家未来十年的投资框架,消费政策也有变化,以前总提发券刺激消费,现在更关心企业能不能做出好产品,比如推动柔性生产线、优化行业标准、鼓励直播电商这类新业态,核心是让供给端能够跟上老百姓需求的变化。 证监会提到资本市场要做到五个方面,其中韧性被放在首位,过去监管主要担心市场大跌,现在更关注如何让市场承受住压力,比如上市公司质量必须提高,制度设计要灵活,监管执行要到位,对外开放也要深化,这些不是空话,实际规则已在调整,退市标准越来越严格,IPO审核更注重企业真实盈利能力,不再只看表面包装。 再来说说资金方面的情况,央行从今年六月起每个月都进行一次中期借贷便利操作,上月一次性投放了八千亿元,这不是随意发放资金,而是为了应对地方债发行、政策性贷款投放以及九千亿中期借贷便利到期所产生的大额资金缺口,简单来说就是哪里缺钱就往哪里补充,避免市场出现剧烈波动。银行股最近表现一直比较强劲,特别是国有大型银行,这背后有保险公司在买入,因为利率持续走低导致债券收益减少,投资者只能转向那些能够稳定分红的股票,银行股虽然看起来不够活跃,但分红稳定且风险较小,自然就成了资金的避险选择。 创新药板块也在变化,以前市场关注的是出海政策带来的好处,现在大家更关心2025年的财报能不能赚钱,很多药企的海外销售数据明年就要体现在报表上,市场从讲故事转向看业绩,那些之前被冷落的破净银行和滞涨创新药,现在反而成了热门选择,一方面是因为流动性宽松在支撑,另一方面它们是产业升级的长期受益者,这两方面正好碰在一起。 市场看起来在震荡,实际上资金正在悄悄进场,从八月底开始,指数虽然多次跌破4000点,但主力资金越跌越买,这并非随意抄底,而是机构对慢牛行情的共识没有改变,技术面上,日线缩量下跌意味着恐慌盘不多,周线保持阳线结构显示底部有支撑,成交量维持在约两万亿水平,券商股的表现和板块轮动节奏将成为下一步能否突破的重要条件。 这轮行情和2015年完全不同,那时候人们大量借钱炒股,市场情绪狂热,现在没有人大喊牛市,也没有人追高买入,资金操作显得理性,很多人觉得当前走势平淡,其实是还没适应这种由政策引导的缓慢上涨,过去依赖炒作概念和消息的方式已经结束,如今更看重公司基本面、长期发展逻辑和制度支持。 在我看来,先别急着做决定,这轮慢牛不是靠个股猛涨推上去的,而是制度在完善、资金有管理、长线资金也在支撑,它走得慢但稳得住,与其每天盯着股价图看,不如多看看哪些行业真的受政策支持,哪些公司业绩确实在变好,市场不会突然大涨,也不会轻易掉头向下,只要方向看得准,手里拿得稳,时间久了自然会看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