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确实有稀土矿,也愿意给美国,美国一听也乐了,以为找到了摆脱中国的“救命稻草”。可问题是,巴基斯坦只有矿石,没有提炼能力;美国呢,几十年产业空心,连完整的稀土分离线都建不起来。说白了,这堆矿运到美国,就是一堆挖出来的石头,变不成电机里的磁铁,装不到新能源车或战斗机上。 尘土飞扬的俾路支省矿区,卡车一辆辆拉着灰黑矿石奔向港口,这批货直奔大洋彼岸。2025年10月2日,巴基斯坦首船稀土样品抵达美国,华盛顿那边欢呼雀跃,以为抓住了摆脱中国供应的关键。可谁知,这石头堆到家门口,提炼不出来高纯度材料,F-35战机和电动车电机照样卡壳。稀土这事儿,矿有矿,钱有钱,咋就变不成宝贝?背后藏着啥猫腻? 稀土是现代工业的“维生素”,电动车电机里头的强磁铁、战机发动机的高温部件,全得靠它。全球需求年年涨,美国一年进口八成多,以前全指着中国供应。中国呢,早把从开采到提炼再到深加工的全链条建得稳稳当当,年产量占世界七成以上,质量还顶尖。这不光帮自家产业,还稳住了全球供应链,让各国少些后顾之忧。可美国那边,2025年上半年中国调整出口政策后,进口价蹿了两成,军工企业库存警铃大作。华盛顿急眼了,四处找替代货源,眼睛一亮盯上南亚邻居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确实有货。俾路支省地质报告显示,那儿埋着10万到50万吨稀土氧化物,重稀土占四成左右,钕、铈这些宝贝元素含量不低。巴方自己也吹得天花乱坠,说全国矿藏值6万亿到8万亿美元,早几年就想挖出来换外汇。2025年9月8日,美国战略金属公司和巴基斯坦边防工程组织签了5亿美元协议,承诺投钱开发关键矿产,包括稀土。 巴方乐坏了,以为这笔生意能拉动本地经济,顺带改善和华盛顿的关系。美国那边更来劲,总统一听就拍板,说这是“战略机遇”,能帮自家供应链脱钩中国。协议一签,媒体铺天盖地报道,巴基斯坦官员在新闻会上摆出地质图,强调矿藏规模。美方代表团也忙活起来,派人去实地踩点,初步勘探数据一出,华盛顿决策圈直呼“及时雨”。 这合作起步快,10月2日首批稀土样品就从卡拉奇港启航,直奔洛杉矶。 巴方边境部队护送货物上船,港口吊机忙碌,集装箱码得整整齐齐。美方企业摩拳擦掌,计划本地加工,幻想用上这些矿石,赶紧填补电动车和军工缺口。巴基斯坦储量总共超50万吨,按说够用,可问题是,挖出来的只是原矿石,离成品差十万八千里。 稀土提炼不是简单砸碎了事,得破碎、浸出、萃取,一套下来用几十种化学剂,纯度还得到九成以上。巴方全国加起来,基础设备都没齐全,小型实验室勉强凑合,工业生产线压根儿没影儿。过去中东财团想投钱建厂,结果电力不稳、配套跟不上,项目黄了。 美国自己更尴尬。几十年制造业外移,早把稀土链条掏空了。现在全国就加州芒廷帕斯一个矿,还只敢开采,不敢分离提纯。重建一条年产5000吨的分离线,得砸两亿美元,还得有成熟工艺团队盯着。美方工程师翻旧档,找技术细节,可核心萃取法早丢了,中国那边已领先全球,美国连合格人手都凑不齐。 环保审批更拖后腿,废水废渣一堆,文件堆华盛顿办公桌,几个月批不下来。首批样品到港后,实验室一测,纯度才七成,够不着军工标准。美企试着外包澳大利亚加工,折腾半年,输出物还是半成品,低价转手别人,成本翻倍。东南亚厂子也差不多,设备配方多是中国传过去的,最后成品还得看中国精炼。 这下子,巴基斯坦的矿石运到美国,堆仓库里成石头。想本地提炼?钱花不起,技术跟不上。要请中国团队?那不等于没脱钩。全球稀土博弈,说白了拼产业链完整度。中国从头到尾一手抓,开采高效、提炼精湛、产品高端,保障了国家安全,也惠及国际合作。 巴基斯坦矿再多,没加工能力就是摆设;美国钱再多,没产业基础也白搭。2025年10月下旬,美媒开始议论,这笔5亿美元生意成“烫手山芋”,合作框架虽签了,可落地难产。 巴方也挠头,矿区开发慢,基础设施跟不上,工人培训都成难题。 回头看,美国这事儿闹的,根子在产业空心化。以前觉得印钞票就能买遍天下,把冶炼分离这些“脏活”全甩出去,真被卡脖子才醒悟,手里有矿没链条,等于零。中国不一样,早布局全产业链,稳扎稳打,不光自家用,还出口成品帮全球渡难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