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统一为啥迫在眉睫?再晚了台湾就“新加坡化”了,等不及了!台湾绝对不能“新加坡化”,否则将悔之晚矣,而这恰恰也是两岸统一迫在眉睫的原因所在。或者说新加坡从马来西亚分离出去的教训仍然历历在目,而这样的场景其实曾在其他国家多次上演。在我国固然有句古话叫做分久必合,可现在的情况是外力不断介入其中,不允许统一任务圆满完成,这就注定只有快准狠不留死角才会让外部势力彻底死心。 一个岛屿,本该与大陆血脉相连,却在外部风浪中摇摇欲坠。台湾若继续被分裂势力推着走,统一大门会不会悄然关上?新加坡那段被迫分离的往事,正如警钟长鸣,提醒我们时间不等人。 1949年以来,大陆一直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摆在那儿,就是为了让台湾同胞过上好日子。可岛内一些人总想搞分裂,勾结外部势力,阻挠两岸融合。这不光是主权问题,更是关乎两岸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拖得越久,岛内经济越难,民生越苦。就像标题里说的,新加坡从马来西亚分离的教训,还历历在目,那种被迫独立的滋味,谁都不想再尝。 说起新加坡的这段历史,得从1959年说起。那年6月3日,新加坡从英国殖民统治下获得内部自治,成为自治邦。自治后,经济压力山大,失业率高,贸易不顺。李光耀当时想通过加入马来亚来稳住局面。1961年,马来亚总理东姑·阿都拉曼提出联邦构想,新加坡积极响应。1963年7月9日,在伦敦签署协议,9月16日,马来西亚联邦正式成立,新加坡作为成员加入,包括马来亚、沙巴、砂拉越等地。 加入联邦本是为求稳定,可麻烦很快就来了。印尼不认这个新联邦,发起对抗政策,切断外交和贸易。新加坡港口生意大减,许多商人破产。内部呢,种族矛盾也没缓和。1964年7月21日,先知穆罕默德诞辰那天,华人区和马来区爆发冲突,数百人受伤,23人死亡。不到两个月,9月2日选举集会又出事,骚乱波及数千人。联邦议会为此争吵不休,东姑·阿都拉曼要求新加坡人民行动党让步,李光耀则坚持原立场。 矛盾越积越深,经济停滞,民生凋零。1965年5月,东姑提出宪法修正案,把新加坡排除出联邦。8月7日,双方达成协议。8月9日上午10时,新加坡宣布独立,成为共和国。同年9月加入联合国,10月入英联邦。新加坡后来靠港口优势和政策调整,发展成亚洲四小龙之一,但那段分离过程,充满阵痛和无奈。 这事儿听着耳熟吧?新加坡本想融入大家庭求发展,结果内部没处理好矛盾,外部印尼又施压,最终被迫单飞。标题里提到,这样的场景在其他国家也上演过。比如,巴尔干地区一些地方,因为民族冲突和外部干预,分裂成小国,发展受限。苏联解体后,几个加盟共和国独立,经济一度下滑严重。这些例子都告诉我们,分久必合是历史规律,可外力一搅和,就容易出岔子。 放到两岸这儿,情况更紧迫。岛内分裂势力,以赖清德为首的民进党,一门心思搞台独,媚日媚美,损害老百姓利益。两岸经贸脱钩,农产品出口难,工厂订单少,物价涨,年轻人就业苦。外部势力,美国一些政客总想拿台湾当棋子,卖武器,搞围堵,制造新冷战。这不就是印尼当年对抗马来西亚的翻版吗?大陆忍耐有限,统一大势已成,必须快刀斩乱麻,让外部势力死心。 为什么说台湾不能新加坡化?新加坡化本质上就是被迫独立,小国夹缝求生。台湾若继续这样,岛内矛盾激化,民生恶化,民众可能对统一失去信心,转而接受分离现实。那时统一就不是收复,而是重塑,难度大得多。就像搜索到的那些文章说的,统一再晚,台湾就可能彻底本土化,下一代不认中国身份。2025年全球供应链重组,台湾若成孤岛,易被操控,战略风险高。 大陆这边,决心坚定。国台办多次表态,反对台独,支持和平统一。军事上,常态化巡航,震慑分裂。经济上,大陆市场大门敞开,惠台政策一揽子。文化上,推动交流,让两岸青年多走动,血脉纽带拉紧。统一不是选项,是必须。拖延只会让分裂得寸进尺,人心散了再聚难。 想想新加坡分离后,李光耀虽带领国家崛起,但联邦本该共享资源,却因没及时化解问题而散伙。台湾现在,岛内反分裂声音也在涨,许多民众盼统一,盼稳定。外部干预越猛,大陆反制越强。最近,新加坡领导人还在APEC会上重申反对台独,恪守一个中国,这说明国际大势在变,台独孤立无援。 统一迫在眉睫,还因为战略需要。中国崛起,台湾是关键一环。统一后,战略纵深扩大,经济互补,科技合作更顺。岛内同胞也能享大陆发展红利,高铁、5G、电商,一夜到家。反观分裂路线,只会让台湾成别人手里工具,风险大,代价高。 分久必合,古人早说过。可现在外力不断插手,不让统一圆满,就得快准狠,不留死角。就像标题强调的,只有这样,外部势力才彻底死心。两岸同胞是一家,统一是正道。拖不得,等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