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斯琴格日乐来“天上人间”,却被保安拦住还想摸她屁股,她赶紧给藏天朔打电话:“哥,保安不让进,还占我便宜!” 夜色笼罩下的北京,摇滚的旋律在酒吧回荡,一位蒙古族姑娘满心期待地赶赴邀约,却没想到门口的阴影吞没了她的脚步。那通急促的电话,点燃了娱乐圈的火药桶——保安的粗鲁举动,换来一场围堵风暴。这事儿说来就来,藏着多少夜场里的猫腻? 1998年的北京,娱乐圈正热火朝天。那时候,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得文化产业百花齐放,摇滚音乐成了年轻人追逐的潮流。各种夜总会冒头,“天上人间”就是其中翘楚。这地方开在朝阳区东三环,1995年起步,占地大,装修奢华,成了艺人名流扎堆的去处。里面包厢多,灯光柔和,客人多是圈里人,谈生意、聊音乐,顺带放松。表面上看风光无限,实际里头鱼龙混杂,有些规矩不讲理,安全问题时有耳闻。作为文化工作者,得警惕这些隐患,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斯琴格日乐那年刚好30岁出头,她是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镶黄旗人,蒙古族,名字取自智慧之光。从小在草原长大,13岁进内蒙古艺术学院学舞蹈,毕业后进呼和浩特市民族歌舞团,当演员。八十年代末,她接触摇滚,爱上这股子野劲儿。1990年组“苍鹰”乐队,自己弹贝斯,在北京地下酒吧巡演。1994年改名“骑士”乐队,出单曲《蒙古骑士》。次年签天星公司,1996年去美国演出,唱原创歌。1998年,她给“超载”乐队客串贝斯手,乐队散后,就在北京酒吧驻唱。日子紧巴巴,但她嗓音厚实,贝斯弹得稳,渐渐有圈里人留意。 臧天朔比她大几岁,1964年生在北京,音乐世家出身。6岁学钢琴,早年跟教会风琴师学艺。1981年进文艺团体伴奏,1983年加入中国第一支摇滚乐队“不倒翁”,后来还混“白天使”和“1989”乐队。1987年在郑州首演,出专辑《冲入禁区》。1995年,《我这十年》里的《朋友》火了,他一下成摇滚大腕。 臧天朔这人直肠子,人缘广,爱帮后辈。斯琴就是在酒吧被他瞧上。那次演出后,他直接说,想让她进自己乐队弹贝斯。她当然乐意,从此俩人搭档,关系像师徒又像哥们儿。他帮她改歌,她跟他学经验,圈里传闻不少,但合作实打实。 那天晚上,臧天朔在“天上人间”666包厢跟朋友聊乐队事儿。包厢里人不多,桌上酒菜齐全。他想起斯琴最近进步大,就打电话让她过来,认识几个有用的人。她在北京小公寓,正调试贝斯,闻言赶紧出门。出租车拉她到会所,已是深夜。门前车多,保安站得笔直。她走上前,想进正门找人。 没想到,两名保安就把她拦住。其中一个高壮,脸上有疤,说她新面孔,不能走正门,得从后门验证。她没法子,只好绕巷子去。那巷子窄,地上脏,空气里一股子怪味。后门到时,那保安又找茬,说她肩上有东西,想上手拍。拍着拍着,手就往她胳膊上摸,还想伸向屁股。她一看不对,赶紧闪开。那保安不罢休,继续纠缠。她慌了,摸出手机,给臧天朔拨过去:“哥,保安不让进,还占我便宜!”电话里声音急,保安还在旁边堵着。 臧天朔一听,气不打一处来。他放下电话,带上身边几个人,直奔后门。见面就把那保安教训一通。保安不服,内保全冲出来。会所看场子的大哥夏宝庆也到场,他是老板覃辉请的,在北京有点名头。夏宝庆拦着不让,臧天朔不依,两人对峙。事情闹大,臧天朔叫来上百号人,把会所围得水泄不通。车灯晃眼,人声鼎沸,外面看热闹的也多。 夏宝庆见势头不对,赶紧给覃辉打电话。覃辉是会所老板,背景复杂,政商关系广。他开车赶来,先向斯琴赔不是,说保安行为不当。然后拉臧天朔进屋谈,承诺全场消费免单,还说会开除那保安,加强门卫管理。臧天朔起初不松口,想砸场子出气。覃辉劝了半天,加了些条件,两人勉强握手。人群散去,事儿算平了。但这事传开,圈里人议论纷纷,夜总会安保问题被戳破。 这事儿搁在当时,娱乐圈正起步,监管跟不上。夜场热闹是好事儿,但安全得抓牢。斯琴格日乐一个女艺人,北漂闯荡,本该专注音乐,却卷进这种是非。保安那点破事儿,暴露了有些地方规矩松散,对女性不尊重。臧天朔仗义帮忙,是圈里情谊,但也提醒大家,解决问题得靠法治,不能动不动就聚众。我们国家文化产业越做越大,得注重从业者权益,建好机制,让艺人安心创作。 事件过后,斯琴继续跟臧天朔合作。1999年,她正式进他乐队,当贝斯手。那年11月,两人去广西南宁国际民歌节,唱得有声有色。她还推出《故乡》和《山歌好比春江水》,声音带着草原味儿,一下火了。甚至上了春晚,全国观众认识这个蒙古姑娘。臧天朔帮她不少,推歌、联系演出,她也回报以实力,两人组合受欢迎。 斯琴格日乐后来独立发展,唱民谣摇滚,作品接地气,唱出家乡情。臧天朔继续他的摇滚路,2018年因病走时,拉着她的手说对不起,早年不懂事。她原谅了,两人恩怨了结。这段往事,像一面镜子,照出娱乐业成长的阵痛。我们得吸取教训,推动文化市场规范,让更多人才安心发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