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台湾教授赖岳谦一家在大陆安了家! 他女儿已经在上海生活了整整六年,现在打算搬到福

台湾教授赖岳谦一家在大陆安了家! 他女儿已经在上海生活了整整六年,现在打算搬到福州或者厦门去住。   赖岳谦的女儿,打小在台湾长大,如今在上海一待就是六年。六年前她拖着行李箱过海峡的时候,手里的台胞证还崭新,塑封都还泛着光泽;现在再翻出来看,证件边角已经被钱包磨得发毛,背面盖满了往返两岸的出入境章,一个一个戳记,串起的全是她在大陆打拼的日子。   刚到上海那一个月,姑娘没被听不懂的上海话难住,反倒总担心出门办事不方便。可下了飞机就改了主意——入境大厅的台胞服务窗口前,工作人员耐心指导,不到半小时就办好了临时证件的延展手续。   她手机里装了“台胞台企数字第一家园”的小程序,社保办得怎么样了,点一下就能查得明明白白。   现在她早成了半个上海通,从陆家嘴写字楼到豫园老街,从静安寺商圈到苏州河步道,每天上班的路线闭着眼都能走对。就连小区门口卖早餐的阿姨,都记牢了她的口味:“粢饭团要加咸蛋黄,豆浆少糖,对伐?”   这个台湾姑娘在上海的日子,藏着太多两岸人心贴在一起的小温暖。她在一家设计公司上班,同事里一半是大陆的同龄人。   午休的时候,大家总围着她问台湾夜市的趣事,问士林大香肠是不是真的有手臂粗;她也跟着上海同事学做红烧肉,第一次把糖炒糊的时候,整个办公室都飘着焦香,一群人笑作一团。   去年她感冒引发了肺炎住院,本来还犯愁台胞医保报销会不会很麻烦,结果公司HR拿着她的台胞证和医保电子凭证,在医院异地结算窗口没几分钟就办妥了。   出院的时候直接扣了报销的钱,她把这事儿讲给台北的同学听,电话那头的惊叹声,让她第一次实实在在觉得,“两岸一家亲”从来不是挂在嘴边的话。   赖岳谦夫妇一年里有大半年都在上海陪着女儿,老两口的日子也过得有声有色。妻子周玉琴是资深媒体人,大陆的同行常请她去参加两岸文化交流活动。苏州的昆曲剧场里,她和大陆票友一起唱《牡丹亭》;杭州的书法雅集上,她握着毛笔和老友探讨笔法,这些场景里全是她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赖岳谦自己更是闲不下来,除了在两岸高校轮流授课,还常出现在《海峡两岸》这类节目里。他书房的书架上,摆着一摞摞画满横线、写满批注的大陆政策文件,这些密密麻麻的字迹,全是他对这片土地的关注。   身边人都以为他们会在上海长住,赖岳谦最近却透了个信儿:女儿打算明年春天搬到福州或者厦门去。这个决定不是一时冲动,是一家人坐在一起聊了好几回才定下来的,藏着他们对以后生活的盘算。   赖岳谦跟朋友喝茶时说,女儿在上海六年,工作上已经站稳了脚跟,现在就想找个节奏没那么快、说话办事都透着熟悉感的城市,福州和厦门刚好合心意。   让这个台湾家庭下了搬家决心的,还有福建那些越来越贴心的对台政策。姑娘特意查过,厦门刚推的“厦金同城卡”特别方便,坐公交、逛景区、去银行办事都能用,在当地坐地铁就跟在台北坐捷运一样顺手。   福州给台湾年轻人的公租房政策也实在,能以优惠价租到离地铁近的房子。最让她动心的是,福建有60种台湾的职业资格证书都能直接用,她在台湾考的设计证不用额外跑腿认证,拿着就能上岗,这让她完全不用操心工作的事。   赖岳谦夫妇对这个决定举双手赞成。周玉琴早听说厦门东山的关帝庙,是台湾近千座关帝庙的“祖庙”,一直想去烧柱香,感受下两岸人共通的信仰。赖岳谦更看重福建作为两岸融合示范区的定位,他盘算着搬到福建后,去福州、厦门的大学里开些讲座,把自己研究两岸关系的想法,讲给更多年轻学生听。   老两口甚至开始规划退休生活了,想着在厦门海边租套小房子,既能常回台湾看亲戚,又能随时融入大陆的生活,怎么想都舒心。   随着两岸走得越来越近,像赖岳谦一家这样的故事,在两岸之间越来越多。   就说福建,到今年8月,已经有近5万台胞在这里工作、创业、上学。“台胞台企数字第一家园”这个平台,已经帮台胞办了1.2万件事,从交社保到申请公租房,不用跑断腿,在网上就能全办好。   这些政策不是印在纸上的文字,是台胞口袋里好用的便民卡,是手里能当饭碗的资格证,是家里暖烘烘的房子,让越来越多台湾人觉得,来大陆生活是件踏实又舒心的事。

评论列表

水月茫茫
水月茫茫 3
2025-11-15 16:42
还6年前,十几年前上海就全是普通话了,她怎么会被上海话难住呢?
指导员
指导员 3
2025-11-15 22:48
我找他女儿聊聊[滑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