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就在刚刚 欧盟成员国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14日,欧盟成员国正式通过取

就在刚刚 欧盟成员国正式宣布了 2025年11月14日,欧盟成员国正式通过取消小包裹免税的政策。明眼人都清楚,这主要是针对涌入欧盟的中国廉价商品。 德国副总理在会议上的那句“我们不想要中国垃圾”,透着股居高临下的傲慢,这哪里是单纯的贸易政策调整,字里行间分明掺杂了难以忽视的情绪。欧盟的理由听起来冠冕堂皇,什么“安全担忧”、“公平竞争”,可细细琢磨,每年涌入欧盟的46亿件小额包裹,91%来自中国,如此庞大的数量背后,是成千上万欧洲普通家庭对性价比的真实需求。 政策落地,最直接的冲击就是成本。每件直邮到消费者手中的小包裹要被额外征收2欧元,发往仓库的批量货品也要每件缴纳0.5欧元。这对低价商品简直是致命一击,原本5欧元的T恤可能因此涨价超过四成,那些依赖小额免税政策生存的中小卖家,利润空间将被极大挤压,甚至被逼出市场。 欧盟海关早已不堪重负,每天要处理超过1200万件包裹。取消免税额后,海量包裹需要单独申报和检查,可以预见,严重的物流瓶颈和交货延迟几乎难以避免。这不仅是行政成本的增加,更是对消费者体验的一次考验。 表面上看,欧盟本土零售商似乎能松一口气,但很多欧洲中小企业其实同样依赖来自AliExpress等平台的低成本商品进行储货或采购。更高的进口费用和更严格的监管,同样会增加这些欧洲中小企业的运营成本,削弱它们的竞争力。这场贸易保护主义举措,很可能误伤欧盟自己人。 美国已在今年5月取消了针对中国小额包裹的免税政策,日本也在考虑修改其免税门槛。欧盟此举,无疑是与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趋势同步。有分析指出,这背后存在美欧之间某种程度的“政策联动”,欧盟或许也想借此在与美国的博弈中增加筹码。 中国电商的应对策略必然要调整。布局海外仓,通过批量运输来降低单件费用并缩短配送时间,是一个方向。同时,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附加值商品的比重,才能更好地抵消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中国企业真正的优势,早已不止于价格,更在于速度、服务和对市场的快速响应能力。 贸易保护主义从来都是一把双刃剑。欧盟此举在试图保护本土产业的同时,很可能推高其本土消费者的生活成本,并加剧供应链的紧张。当物美价廉的选择变少,普通欧洲家庭的钱包将直接感受到压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中国欧盟贸易 欧盟对华反倾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