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中国捐赠日军侵华相册的法国小伙马库斯11月12日发视频向社会寻求帮助!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马库斯是个28岁的法国小伙,他原来在法国当英语老师,过得挺安稳,一次翻找祖父遗物时,他发现了一些用防水袋包得严严实实的老照片,里面全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侵华的影像,这些照片背后有祖父的手写备注,甚至还带着血迹,马库斯才知道,自己的祖父当年冒着巨大风险在上海法租界拍下了这些残酷画面,家里为此还付出了沉痛的代价——两个孩子失去了生命,另一个孩子也因此生病,了解到这些真相后,马库斯坐不住了。 他决定替家族完成心愿,把这些照片带来中国,让更多人知道那段历史,他和两个中国朋友组了个小团队,大家凑钱出力,花了四百多天,辗转中法两国,最终把618张珍贵的照片复印件无偿捐给了上海的抗战纪念馆,马库斯拒绝了商业合作和代言,只希望更多人能看到这些历史证据,记住战争带来的苦难和和平的可贵。 2025年11月,马库斯和团队在成都开了一个叫“和平小屋”的公益空间,这个小屋不大,里面摆着祖父的老照片复印件,还有网友寄来的书法、花篮、纪念品,甚至有中国驻法国大使馆回赠的青花瓷U盘,小屋对外免费开放,就是想让大家走进来坐坐,感受一下真实的历史,成都也是团队成员钟灏松的家乡,白士杰在这生活了好些年,所以他们觉得把小屋开在这里很有意义。 刚开业那会儿,支持的人不少,网友寄来了各种小礼物,有人专门送来绿植,大家还在直播间里帮着宣传,为了补贴开支,团队买了台咖啡机,想着卖点咖啡贴补房租,结果第一天就免费请大家喝了,现场气氛特别好,那时候,三个人觉得终于有了个安稳的地方,可以把这些历史故事讲下去。 可没想到,刚开几天,麻烦就来了,先是一个自称“自律委员会”的人找上门来,说他们门口放了点东西,占了公共地方,要按月交费,马库斯和朋友让他拿出收费依据,对方却说不出个所以然,起初说要收800块,后来又改口,说不是收钱,是补贴公共开支,可附近其他商户都没交过这笔钱,显然就是专门盯着他们来的,团队觉得不合理,直接拒绝。 接着更糟糕的事发生了,展品被人动了手脚,地板被车压坏,展柜里的东西撒了一地,有人还故意推倒展柜,几张珍贵的复印件也被撕坏,甚至连祖父的老相机都摔坏了,有人报警,警察来了,但因为没有明确的监控证据,只能定性为民事纠纷,调解的时候,对方不是不来,就是态度强硬,没一句道歉,赔偿更是没影儿,小屋不得不临时闭馆,门口贴着“铭记历史”的标语,看着让人心里不是滋味。 其实,这个“自律委员会”,就是小区选出来的自治管理小组,本来是为方便管理老小区,可一旦权力没人监管,收费标准说变就变,也没人监督,小组成员能随口定规矩,敢直接上门要钱,最后竟然盯上了专做公益的小屋,马库斯团队成了“带头羊”,却成了被盯上的对象。 这事很快引起了社会关注,马库斯无奈下在社交平台发了求助视频,网友很快转发评论,呼吁当地有关部门调查,成都的问政平台和官媒也跟进了,街道办和派出所都介入,进行了调查,很快,涉事的管理人员和破坏展品的人主动联系马库斯团队,愿意道歉并且承担相应责任,小屋的风波终于暂时平息了下来。 马库斯在视频里专门提到,他对四川人印象很好,这只是个别人的问题,他和团队没打算要赔偿,只希望有人能给个合理的说法,保证小屋可以安安稳稳办下去,其实,类似的公益空间很难经营,团队本来就靠积蓄和网友捐助过日子,还坚持不接受商业合作,遇到这样的事,换谁都觉得心寒,但更多人选择支持他们,说明大家都明白,这种守护历史、传播和平的事不能被恶意打压。 事件也让人反思,公益空间本该受到保护,不能让管理小组成为谋私利的工具,居民自治是好事,可规则得透明,权力要受监督,谁也不能随便定规矩,更不能仗着是外国人就去讹钱,只要有制度保障,公益空间才能安心运作,历史记忆才有人守护。 其实,马库斯这一路走得不容易,照片展览在日本被多次拒绝,省吃俭用,靠华人朋友支持才挺过来,团队成员有的为节省开支搬去农村,有的卖掉了车,甚至家里人都拿出积蓄帮忙,他们既要翻译整理史料,又要应对网络攻击和质疑,但没人喊过苦,马库斯总说,真正的英雄是那些曾经为抗战牺牲的人,他只是历史的搬运工,可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举动,让历史走进了更多人的生活。 现在,“和平小屋”又重新开门,虽然波折不断,但大家都记得,这个法国小伙和他的团队,带来了珍贵的历史见证,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一段尘封的记忆,让更多人明白,和平来之不易,历史不能忘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