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孤独症服务犬志愿服务亮相羊城

孤独症服务犬是一类民用工作犬,经过科学选拔并严格训练后,能通过特定指令对孤独症患者提供干预治疗和情感抚慰。11月15日,孤独症服务犬社区服务首场展示体验活动在海心沙志愿服务主题公园温情拉开帷幕。国内首批正式走进特殊教育机构(学校)的孤独症服务犬,为那些被称为“星星的孩子”的孤独症儿童及其家庭点亮了希望之灯,开启了特殊教育的新篇章。

温情互动,绘就爱与希望的画卷

活动现场,一只名为“圆圆”的孤独症服务犬成为众人瞩目的明星。在领犬员吕润龙的精心引导下,“圆圆”不仅完美展示了包括坐、卧、立、随行、拒食等在内的23项基础与高级技能,更以其温柔而坚定的眼神,与在场的孤独症儿童建立起了深厚的情感纽带。

在互动课程体验环节,在领犬员的温柔指引下,孤独症患者小铿小心翼翼地伸出手,轻轻抚摸着“圆圆”那柔软的毛发,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惊喜。当“圆圆”与小铿完美配合完成互动,并温柔地与小铿击掌庆祝时,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现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孩子的脸上绽放出了久违的纯真笑容,如同最灿烂的阳光。

随后的套圈挑战以及音乐走走停停等互动环节,逐渐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当全体孩子和家长一起参与的“丢手绢”环节开启,迎来了活动的沸点,孩子们在游戏中欢笑、奔跑,与服务犬共同编织着动人的旋律。

这些看似简单的互动,如同点滴春雨浸润着星星孩子的心田,让他们在与服务犬的亲密接触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与自信。“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经常会出现突然失控跑开的情况,在接触工作犬以后,狗狗感受到孩子情绪变化的时候会主动趴下,用身体稳定住孩子,避免孩子出现危险。孩子哭闹的时候会主动依偎在孩子身上,缓解孩子的的情绪。志愿者带狗狗跟孩子做互动游戏,孩子状态提升挺明显的。”孤独症患者小铭的妈妈说道。

填补空白,共筑特殊教育爱心长城

长期以来,孤独症儿童如同在星空中的孤独星辰,面临着社交障碍、情感缺失等多重挑战。而专业的孤独症服务犬在特殊教育课堂的引入,无疑为这些孩子搭建起了一座全新的通往外界的桥梁,让他们的世界不再孤单。

“孤独症服务犬不仅是孩子们的忠实玩伴,更是他们情感的寄托和社交的催化剂。”孤独症融合教育老师王昌敏表示,“通过与服务犬的互动,孩子们能够逐渐学会表达情感、建立信任,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来说,无疑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随着首批孤独症服务犬的成功亮相与推广应用,未来将有更多经过专业训练的服务犬走进特殊教育学校、社区和孤独症孩子家庭,为更多的孤独症儿童带去温暖与陪伴。

“我们通过志愿服务团队带领服务犬开展社区服务,将犬只免费匹配给孤独症家庭或特殊教育机构、学校,并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南沙区甲子公益志愿服务促进中心负责人蔡少颖表示,过去从国外引进一条完成受训和考核的服务犬,成本需要近三十万元。而现在在本土选育、训练,通过公益+志愿服务的融合,极大地降低了公益成本,让工作犬进入更多的机构和家庭,服务更多“星星孩子”。

据广州志愿服务联合会秘书长杨明介绍,工作犬社区服务是广志联“志愿领航计划”第一期指导项目。“我们通过组建专业指导团队,以专业志愿者身份为‘公益+志愿服务’领域的初创组织和创新项目提供资源对接、体系研发、项目管理、合规审查等工作指导和活动支持,强化项目合规与可持续性,降低创新试错成本,加速公益成果转化。”杨明表示,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中央社会工作部重点项目评审阶段,后续会力争将其打造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志愿服务扬帆出海开展交流合作的经验和样本。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丁雄

广州日报新花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