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的 “党内清算” 已经开始了。11 月 12 日,她悍然宣布了一个 “蒋介石级” 的决定:亲自兼任 “革命实践研究院” 院长。自蒋介石之后,再无国民党主席在任内兼任此职。这不是 “人事任命”,这是 “夺权” 信号:她要 “亲自” 掌控 “青年干部” 的 “思想武器”,彻底终结国民党多年的 “人才断档”。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11 月 12 日那张宣布,一丢出来,国民党里懂门道的人全愣住了,主席亲自兼任革命实践研究院院长?这可是蒋介石之后从没人敢碰的位置。 国民党几十年靠着一个默契维持表面和平:主席不碰革实院,派系不碰主席,郑丽文这一脚直接把桌子踹翻,大家立刻意识到,这不是补缺,是开闸;不是换人,是重启整个系统。 为什么这么多人紧张? 很简单,因为这一步等于告诉所有派系:从今天起,谁能说话、谁能上节目、谁能升官,都不会再像过去那样靠资历、靠派系、靠关系,而是靠她设定的那套新流程,你可以讨厌她,但你不能不进她的训练营。 十年后国民党的年轻干部,很可能清一色都是她亲手捏出来的。 等于是从“未来”倒推回来——如果这套工程成功了,国民党对外讲话的嘴巴全换一批,对内升官的通道也换一批。 派系提名的人必须先去受训、过考核、背她的论述,不然别想被推上去。 换句话说,她不是修补裂缝,而是直接要换承重墙。 而她动手的第一刀,就是把革实院彻底改造成“政治加工厂”。 课程大翻修,不再上那些讲八股的历史课,全换成“怎么打舆论战”“怎么拍短视频”“怎么跟年轻人讲话”“怎么拆民进党的话术”。 你以前的资历、学历、学术背景,都不重要了,你到底能不能动手打仗,这才是重点。 讲师也直接换血,那些在院里讲了二三十年的老教授被请去当顾问,位置给了熟选战、懂操作的年轻讲师。 更狠的是,她把晋升制度绑在这条线上:不来上课、不拿证书、不通过考核,就算派系捧你,你照样上不去,这已经不是“培训制度”,这是把晋升卡死在她的手里。 不过她没只靠革实院一处发力,她整个外围阵列早就铺好。 纪律口在她的人手里,谁犯规、谁被处理,她说了算;青年部在她这边,谁能踏入国民党,入口她守着;秘书长、副主席也是她挑出来的,负责把她的人往地方与组织里推。 现在再把革实院拿下来,整个“入口—改造—分发”流程正式锁成一体。 很多外人以为她只是想搞“改革牌面”,但熟国民党历史的都知道,她挑的地方不是普通机构,革实院从蒋介石到蒋经国再到李登辉,每一次权力重组都绕不开它。 它就是拿来干“筛忠诚、定路线、建队伍”的地方,天生就是权力工具,郑丽文不过是把它尘封的功能重新打开。 而她盯上的目标也非常清楚,第一刀砍向旧派系,国民党几十年来靠人情、靠地方山头决定升迁,她把晋升绑到革实院,就等于切断了“靠关系上位”的路。 第二刀砍向党内那批只会会议、不懂战斗的老人。 国民党为什么一路输?就是因为干部老化、论述僵化、不会应对网络时代选战,她直接把老人那套“辈分体系”打掉,用能力和考核重新成为门槛。 第三刀砍向那些“自由发言”的基层干部,国民党以前对一件事能有三种说法,甚至互相打脸,她现在要求统一话术、统一战术、不准乱飘。 这种集中火力的打法,才是真正让民进党紧张的原因。 说到民进党,他们比国民党内部还先感受到威胁,因为民进党最不怕的就是散装、慢热、各说各话的国民党,以前蓝营打仗像是分头行动,绿营一个议题能打整整一周。 而郑丽文重新改造革实院,就是要让国民党也有“统一攻击中心”。 难怪民进党马上给她贴“极端”“亲中”“统派教育”的标签,本质是怕她真的把国民党变成能打仗的对手。 当然,风险也不小。 党内老人觉得被边缘,派系担心权力被抽空,年轻人喜欢她的速度,老派系却怕她的刀锋太利。 国民党本来就碎,节奏如果掌握不好,改革可能变撕裂;但如果节奏对了,这可能是几十年来国民党唯一一次能从根上改变命运的机会。 但有一点没人否认:从 11 月 12 日那天开始,国民党的天确实变了,革实院不再是挂着蒋家旧牌子的历史教室,而成了郑丽文手里启动党内清算、重塑青干部队伍、决定未来路线的主控室。 这是她押上的第一把,也是国民党未来十年最不容忽视的一刀,棋局已经展开,谁赢谁输,很快见分晓。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个人观点,理性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