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49年冬天,上海亭子间,一位曾被78个仆人伺候的千金小姐,蜷缩在破棉絮里,咬

1949年冬天,上海亭子间,一位曾被78个仆人伺候的千金小姐,蜷缩在破棉絮里,咬牙吞下最后一点生鸦片,悄无声息地走完了她的一生。她叫盛方颐,出身中国近代第一代资本家盛宣怀之家,是他最疼爱的幺女。小时候,她在苏州盛家花园长大,喝水之前都要银针试毒、穿的是复刻的巴黎时装,家里光佣人就有七八十人,衣服有人伺候穿,饭菜有人喂着吃,连鞋带都是法国教养嬷嬷教她十几岁才学会自己系的。 盛宣怀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骨干,办起轮船招商局、电报局、汉阳铁厂这些近代工业的开路先锋,家业兴旺得让人眼红。他有八个女儿,盛方颐排行老幺,生在1902年左右,正赶上父亲事业顶峰。那时候,盛家在上海苏州两地置办大片房产,仆人七十多个,专管大小事宜。盛方颐的母亲萧氏是侧室,本来伺候人出身,却因为生下这个独女,得了丈夫的偏爱。家里规矩严,孩子从小就泡在奢华里头。 想想看,小时候的盛方颐,住苏州盛家园林,那地方假山池塘,奇花异草,应有尽有。喝口水,得先用银针试毒,确认没问题才端上来。衣服是照巴黎时装改的,层层叠叠的丝绸,仆人帮着穿戴。吃饭更不用说,仆人喂到嘴边,燕窝鲍鱼随便挑。连系鞋带这种小事,都得法国嬷嬷手把手教,拖到十几岁才勉强学会。这些事听着新鲜,其实是把人宠坏了,从小就不知道生活有苦头。 盛宣怀1916年去世时,盛方颐才十四岁,家产开始分派。她分到房产、股票和珠宝,够她一辈子花销。可惜,盛家虽有钱,却没教子女怎么管钱,怎么面对世道变迁。盛方颐长大后,移居上海租界,继续过着仆人围着的日子。家里账目她不碰,外面事她不问,就这么一天天过去。   二十多岁那年,她遇上彭震鸣,这人爱玩京戏,嘴甜会哄人,在上海社交圈里转悠。盛方颐被他那套风雅劲儿迷住,1924年左右就结了婚。母亲萧氏反对得厉害,说彭家底子薄,人品靠不住。可盛方颐一门心思想嫁,盛家只好拿出三箱翡翠、法租界房产钥匙、黄金和股票做陪嫁。婚礼办得热闹,宾客都说,这是小姐带着金山银山出门。 刚开始,日子还算过得去。彭震鸣在法租界大宅里摆起戏班子,买名角请高手,花钱如流水。盛方颐跟着沾光,珠宝戴不完,仆人使不完。可没几年,钱就漏得差不多了。彭震鸣除了唱戏,就爱赌,欠一屁股债,还偷偷把家当典当。保险箱空了,首饰没了,盛方颐才醒过味来。可她自己也不会过日子,不会算账,不会拉人情,只能眼睁睁看着家底败光。 财产散尽后,盛方颐想翻身,投了股市。1929年股灾一来,赔得精光。她不懂行情,就凭着听来的风声下注,结果血本无归。从大宅搬到小寓所,仆人走光,日子一下子紧巴巴起来。鸦片这东西,本来是上海上层圈子的玩意儿,她沾上后,就靠它解闷。烟膏一口口抽,日子越过越糊涂。 1930年代,战乱加重,上海局势乱套。盛方颐的房产卖掉,股票作废,她流转着住小屋。不会做饭,不会洗衣,勉强靠点残羹过活。彭震鸣继续在外头折腾,早就不管家事。1940年代,生活更艰难,她挤在亭子间顶楼,那地方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冷得像冰窟。邻居们说,她总是一个人守着旧箱子,鸦片袋子越用越空。 1949年冬天,上海解放前夕,盛方颐的日子走到头。那间破亭子间,棉絮薄得不成样,她蜷缩着身子,把最后一点生鸦片吞下,就这么悄没声息地去了。邻居闻着味儿破门进来,只见空鸦片袋、一枚坏银簪和樟木箱子散在地上。盛家幺女,就这样结束了五十年光景。 而盛宣怀办实业是为国家出力,可家里教育没跟上,把孩子养成娇花,经不起风吹雨打。盛方颐从小被仆人围着,长大后遇上彭震鸣这种人,家底败得快。她不是个例,那年代多少豪门子弟,钱花光了就一事无成。鸦片害人,婚姻选错更要命,彭震鸣就是典型,游手好闲,专吃软饭败家业。   换个角度说,这也给我们提个醒。旧时代教育重奢华,轻自立,结果人一出事就站不稳。新中国不一样,我们抓教育,从娃娃抓起,劳动实践、知识学习两手抓。孩子不光要吃好穿好,更要学会独立,面对挫折不倒下。 MCN双量进阶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