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中老年人注意了!一旦显现出这4个体征,说明肺部功能已明显减弱,需要尽快调养!

中老年人注意了!一旦显现出这4个体征,说明肺部功能已明显减弱,需要尽快调养! 有些人年纪一大,总说自己走几步就喘、爬楼梯更是吃力,连平时说话都没气。这种现象不少见,也常被误当成“人老了就这样”。 但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年纪的锅,而是肺部功能真的开始衰退了。中老年人到了某个阶段,肺功能就像折旧一样慢慢往下走,一旦出现某些明显信号,就不能继续拖,身体早就在提示“该管管了”。 最常见的一个表现就是气短。有的人站着没事,一动就开始喘,走路走不快,爬个楼梯腿都不疼,就是胸口闷。 这种气短不是运动少,而是肺通气能力在下降。肺泡弹性差了,氧气交换效率变低,血氧供不上,身体就开始“报警”。在临床上,这种状态被称为运动耐力下降,常见于慢阻肺或者肺间质纤维化患者。 再一个很明显的是咳嗽咳痰,尤其是早上起床时咳得多,还带痰。别小看这点咳痰,它可能意味着气道长期有炎症,支气管黏膜已经变得脆弱,排痰功能也在下降。 研究发现,慢性咳嗽超过八周者,近一半查出来有肺功能问题。而痰多、颜色黄或灰,更是提示感染或气道堵塞,影响通气效果。 还有个经常被忽略的表现就是声音变小、说话容易累。有些中老年人发现自己讲话时间一长就觉得胸闷,音量也明显下降。 这种情况其实和肺活量减少有关,呼气能力变差,说话也费力。很多慢性肺病患者就是从这类不明显的信号开始的,只不过当初都没当回事。 第四个体征比较隐蔽,是夜间易醒或者躺下就觉得呼吸不顺畅。有人晚上翻来覆去,感觉胸口堵得慌,非得垫高枕头才舒服。 这种情况有时候和肺气肿、心肺负担加重有关。平躺时,肺下部受压,气体交换更差,引发缺氧感,严重时还会影响心脏功能。 在笔者看来,这几个信号合起来就是肺功能衰退的“提醒函”。肺这个器官最怕的就是察觉得太晚,它不像心脏那样容易让人警觉。 很多人到做肺功能检查时才发现肺活量掉了一大截,还以为是体力差。有数据显示,五十岁以上人群中,约有三成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减退,但真正知道的人不多。主要是这类病程进展慢,前期没有剧烈不适,不容易引起重视。 肺功能不是一夜之间变差的,都是长期慢性损伤积累出来的结果。空气污染、抽烟、被动吸烟、感染、缺乏锻炼,这些因素常年在作用,肺部逐渐“变脆”,等到症状明显,肺功能往往已经掉到比较低的水平。很多慢阻肺患者就是因为前期没注意,错过了干预时间。 呼吸这件事是每天都在发生的,可真正关心肺功能的人其实不多。中老年人如果已经出现这些表现,真的不能只当自己老了,更要考虑是不是肺功能变差了。 调养并不只是吃药那么简单,而是从生活方式、呼吸训练、环境改善等方面全方位入手,才能稳住肺的状态,不让它走得太快。身体很多信号不是来吓人的,是来提醒的。看见了,就别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