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长减负省钱,让学生享受真正因材施教,教育部本次新规很给力 近日,教育部正式下发通知,要在两年内创建约1.7万所各类全国示范性特色学校。其中,体育健康类 9000所,美育类 5000所学校、200个基地,国防教育类 4000所,依法治校类 300-400所,语言文字推广应用类 300所。 这些特色学校主要是在现有学校中进行筛选和升级改造,符合条件的现有学校自主申报,通过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推荐后,进入为期两年的培育建设期,期间会在师资、经费、升学保障等方面获得支持,最终通过教育部的评估验收才能被正式认定。被认定为特色学校也不是万事大吉,而是会列入教育部常态化质量监测范围,对后期不符合要求的学校会要求限期整改或强退。 该政策,旨在通过教育多元化发展,打破“千校一面”和唯成绩论。同时补齐长期以来学校教育在身体素质、审美素养和国防观念上的短板。 也向外界传达了一个明确信号,那就是以后学校会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个性发展,我们的“普惠精英教育时代”要来了。那些原本需要很大程度上依赖家庭资本和意识的“私人品”,会逐渐转变为依托学校、惠及更多学生的“公共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