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四五”成绩单上,有些数字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就业是千家万户关心的大事,也是市委、市政府的民生头等大事。本市打出了一套力度空前、靶向发力的“组合拳”,城镇新增就业年均27.8万人,每年归集并发布面向毕业生的岗位超10万个。面对百姓对好医院、名医生的期盼,优质医疗资源加速向薄弱区域转移,平原新城等每千常住人口床位数达到5.09张、较2021年增长14.6%,清华长庚医院、积水潭医院在回天地区升级扩容,友谊医院顺义院区等顺利开诊,每家综合医院都有了儿科。有些数字既带“新意”,又含“心意”——关注到网约车司机、外卖小哥等群体户外奔波发生职业伤害的风险更高,出行、外卖等行业率先实施职业伤害保障制度,三年来累计参保157万人,越来越多群体的职业伤害权益得到保障。针对99%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的实际,122家区域养老服务中心从无到有,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化、普惠性的养老服务。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十四五”时期,本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紧围绕“七有”要求和“五性”需求,民生投入占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始终保持在8成以上,资金更多、更直接地用到了老百姓身上。(记者 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