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式"海上霸王龙"海试! 1000公里射程的"锆石"导弹够唬人,但这艘俄式"海上霸王龙"真能在实战中硬刚北约航母群。最近俄罗斯海军公布的"纳西莫夫海军上将"号海试影像那叫一个震撼,2.8万吨的巨舰泡在夕阳里满是俄式暴力美学,活脱脱一头苏醒的"海上霸王龙"。 说实话,这船的履历堪称坎坷到离谱。1988年服役,1997年就因核反应堆故障趴窝,实际服役才9年,总出海时长不足300天,妥妥的"养老舰"。2012年启动升级,原计划2018年回归,结果因为技术瓶颈、没钱,一改就是13年,直到今年才正式海试,这效率真是让人醉了。 改造后确实够"猛",拆了老旧导弹架,换了10套垂发系统,能装80枚导弹,连"锆石"高超音速导弹都配上了,全舰导弹总数还保持476枚。"武库舰"的名头不是白叫的,尤其是"锆石"导弹,1000公里的射程打航母确实有威慑力,这也是俄罗斯为啥砸血本也要复活它的原因。毕竟"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修复还没谱,急需一艘巨舰撑场面。 但话说回来,威慑力不等于战斗力。我就纳闷了,俄海军怎么就没琢磨琢磨这核动力巨舰的短板有多致命?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造不出大功率舰用燃气轮机,只能死磕核动力,可这玩意儿维护起来比伺候大爷还难,换料周期长,导致舰艇在航率低得可怜。 就说它的姊妹舰"彼得大帝"号,年均出海才20天,跟常年"趴窝"没什么区别,"纳西莫夫"号就算顺利服役,估计也难逃这个宿命。更关键的是,现在海战拼的是体系化作战,不是单一巨舰的"单打独斗",一艘船再能打,面对人家一个航母战斗群的预警机、护卫舰、核潜艇能扛得住吗? 再看看投入,这船改造花了2000亿卢布,约合24亿美元,是初始预算的四倍。这笔钱在中国能造2到3艘055型万吨大驱,而已经建成14艘055了,形成规模化作战优势。俄罗斯新型"风暴"级驱逐舰还停留在模型阶段,整个造船工业连大型舰艇全新设计建造的经验都没有,只能抱着苏联遗产改来改去。 话说回来,俄罗斯这份维持大国海军地位的执着确实让人佩服,但靠"修旧船"续命终究不是长久之计。要是哪天"彼得大帝"号退役了,"纳西莫夫"号又常年趴窝维护俄海军大型水面舰艇的规模,恐怕还是难有实质提升。这波操作到底是明智之举,还是无奈之下的"死撑"? 反正我觉得强军路终究得靠自主创新和完整的工业体系,光啃老祖宗的遗产早晚得被时代甩在身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