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1月17日讯“这字里有墨香,更有咱街道的心意!”立冬刚过,菏泽鲁西新区佃户屯街道敬老院里,72岁的陈大娘捧着龙山书画院书法家写的“福寿绵长”,指腹一遍遍摩挲着纸面。从春节黄河大集的红春联,到重阳庭院的金“福”字,再到今冬暖手的吉祥语——佃户屯街道积极联动龙山书画院,创新打造“街道统筹+书画院赋能+文明实践”服务模式,让笔墨丹青顺着合作的脉络,流进千家万户的生活里。
文明实践的暖流,总在群众最需要时涌动。今年春节前,黄河大集上的“翰墨浓香过大年”活动成了最热闹的“文化摊位”——这是佃户屯街道联动龙山书画院,专为大集量身定制的合作惠民项目。街道提前摸排需求,书画院精心调配师资,10位书法家刚到现场就被村民围了个严实,文明实践志愿者举着需求登记本穿梭其间:“东头李大叔要‘五谷丰登’,给种棚的儿子讨个好彩头”“刚返乡的小王要‘大展宏图’,贴在新办公室”。毛笔起落间,墨香混着集市的烟火气散开,有的书法家应村民要求添上几笔简单花鸟,志愿者则帮着晾纸、装袋,给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贴春联。数百副春联送出去,“佃户屯街道+龙山书画院”的合作印记,也跟着红底黑字的祝福,贴进了群众心里。


“我们的节日”是街院合作的核心纽带,更是文化惠民的重要载体。紧扣“我们的节日·重阳”敬老主题,佃户屯街道联合龙山书画院在曹楼社区开展“重阳敬老送福”专项活动,让传统节日的温情与合作的暖意交织。街道志愿者提前一周走访社区老人收集“心愿清单”,书画院则组织5位骨干书画家备好洒金宣纸、定制颜料。“张奶奶,您要的‘松鹤延年’,我特意把仙鹤画得精神些!”书画家刘老师递过装裱好的作品,旁边的“寿”字浑厚饱满。有老人想给孙子写劝学联,书法家立刻铺纸挥毫,用楷体写下“书山有路勤为径”:“孩子看了好认,也能沾沾合作的文气”。志愿者帮老人把80余幅作品打包,笔墨香让“我们的节日”既有传统韵味,更有合作惠民的温度。

二十四节气里的关怀,藏着合作的贴心。立冬刚至,佃户屯街道联合龙山书画院启动“暖冬送福”行动:街道负责摸查敬老院老人需求,书画院则组织书法家专场创作。书法家们对着需求清单逐一提笔,盼平安的写“平安喜乐”,爱吉语的书“身康体健”,喜欢乡土风光的就勾勒家乡小河。等墨迹干透,志愿者便把作品一同送往敬老院。老人接过余温尚存的作品,笑声驱散了寒意——这是节气里的合作实践,也是笔墨间的民生关怀。

120余幅春节春联、80余幅重阳书画、数十幅立冬墨宝,这些数字背后是“街道统筹+书画院赋能+文明实践”合作模式的生动实践——把文化服务从“书斋”搬到“生活”,让传统艺术从“案头”走进“心头”。下一步,街道将继续深化与龙山书画院的战略合作,让文化惠民的种子在佃户屯沃土上结出更丰硕的果实。(通讯员吉文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