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双十一大促期间,多名消费者在李佳琦直播间购入“飞利浦钻石7系电动牙刷黑粉套装”后,发现其中黑色款生产日期标注为2023年9月,而粉色款则为2025年新品。两者生产时间相差两年,引发消费者质疑直播间协同品牌“清库存”。无独有偶,胡可直播间同期销售的2493元雅诗兰黛面霜被指“仅剩9个月有效期”,消费者直指两大头部主播在推广时均未主动说明生产日期,商品页面亦无批次标注,导致知情权受损。


电动牙刷等小家电的电池与密封部件随时间老化的问题成为争议核心。消费者担忧,长期库存可能导致锂电池性能衰减、密封圈硬化等问题,影响使用寿命及安全性。尽管飞利浦客服辩称“未开封则不影响使用”,但业内技术专家指出,电子元件在仓储环境中仍存在自然损耗可能,尤其对于高单价、高频使用的个护产品,生产日期理应成为消费决策的关键信息。

面对舆情发酵,李佳琦与胡可团队均未公开回应。品牌方则采取“有条件妥协”:雅诗兰黛强调化妆品在效期内“功效不受影响”,支持未拆封退货;飞利浦承诺提供2年质保,却未解释为何同款套装混用新旧批次产品。这种将责任推给“仓储流转时间差”的话术,暴露了直播电商中消费者权益保障的模糊地带——主播是否应承担产品溯源责任?品牌是否借促销转嫁库存压力?

此次风波折射出大促生态的深层矛盾:在“全网最低价”流量争夺中,生产日期等关键信息被选择性弱化。据行业规范,临期化妆品一般定义为效期不足6个月,而库存家电虽无明确标准,但新旧批次混售明显有违诚信原则。若头部主播持续回避信息披露义务,消费者对直播带货的信任基石恐将崩塌。监管部门亟待推动强制性批次公示规则,让“清库存”行为在阳光下进行。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