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8连板“妖股”疯传“俘虏日军”?孚日股份独家回应:系网友杜撰

针对周末在网络平台广泛流传的“孚日股份称目前没有俘虏日军计划”的荒诞公告截图,新黄河记者17日下午致电孚日股份(002083.SZ)证券部,获得了独家回应。

公司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对该截图内容予以坚决否认,称其“不可能”,是“网友自己想的”,并直言“这是搞笑的”。

同时,该工作人员也表达了公司面对此类传言的无奈:“我们没法辟谣,网友的口怎么堵?”

独家回应:“作为公司,怎么可能出这种东西?”

连续8个涨停板(截至17日)的孚日股份,不仅在K线图上“疯狂”,也在股民的谈资中被“玄学化”。一张“没有俘虏日军计划”的网传公告截图,正是这场“玄学炒作”的产物。

17日下午,新黄河记者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孚日股份证券部,就该截图真实性进行核实。

“没有,没有!从来都没发过这种公告,没有!”在听清来意后,一位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立即连声否认,称截图内容“不可能的”,“是网友自己想的”。

该工作人员的语气显得很无奈,他表示公司已经注意到了这个情况:“我们也很……这是搞笑的。”他在电话中反问道:“作为一家公司,怎么可能出这种东西?”

在A股市场,上市公司时常遭遇各种传言,但像孚日股份这样因名字谐音而被恶搞成“抗日概念股”的案例实属罕见。

面对这种荒诞的、明显违背常识的传言,公司是否应该发布正式的澄清公告?

对此,上述工作人员道出了公司的“两难”:“我们没法辟谣呀。我们怎么辟谣?网友的口你怎么堵?我们只能说不去宣传、不去夸张、不去回复这种帖子。”

当记者追问,主动回应这种非正式传言是否不符合信息披露规定时,该工作人员表示:“是的是的。”

这暴露出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上的一个普遍困境:面对公开的、严肃的质疑,如财务造假、项目失败等,公司必须发布澄清公告;但面对这种“搞笑”的、非理性的网络段子,若发布一份“红头文件”式的公告去“澄清”,不仅本身显得滑稽,也可能不符合信息披露的严肃性规定。

爆炒下的“无奈”:公司已连发风险提示

这场“搞笑”闹剧的背后,是孚日股份股价的非理性爆炒。

截至11月17日收盘,该股报收12.72元/股,已连续8个交易日涨停,其间累计涨幅高达114.50%,总市值突破120亿元。数据显示,当日涨停板封单金额仍高达21.50亿元,市场情绪极度亢奋。

然而,该公司在真实的异动公告中,已反复向市场“泼冷水”。公告明确指出,该新能源业务(孚日新能源)前三季度净利润亏损约3032万元;其营收仅占公司总营收的4.38%;且公司“目前暂无扩产计划”。

在最新的公告中,孚日股份已明确表示“目前公司股票波动异常,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交易风险大,存在短期下跌的风险”。

显然,相较于“没法辟谣”的荒诞截图,公司对于当前股价的真实风险,已经给出了最明确的警告。

市场炒作“变味”:从伪造利好到荒诞闹剧

孚日股份因“俘虏日军”谐音被炒作,并非A股市场谣言乱象中的个例。但这一事件有所不同,市场闹剧从编造虚假利好,转向了纯粹的荒诞炒作。

回顾近期市场,无论是被网友伪造调价函的北化股份,还是传出特斯拉50亿元订单的三花智控,此前的谣言至少还伪装成商业信息。它们的核心是试图在逻辑上以假乱真。因此,上市公司还可以通过澄清公告或说明,在商业规则下进行回应。

但孚日股份的事件完全不同。所谓“俘虏日军”本质上是一个谐音玩笑,它不再伪装成任何商业信息,而是一场基于非理性概念的炒作。

这恰恰让上市公司陷入了新的困境:难以用一份盖公章的严肃公告去否认一个笑话。这也解释了为何孚日股份证券部在电话中感到无奈。一个严肃的澄清,本身就可能成为这个笑话的一部分,反而助长投机氛围。

更深层的隐患在于,当下的市场工具,无论是抓取网络热词的AI模型,还是监控异动信号的量化策略,它们在分析信息时,可能既缺乏常识,也缺乏幽默感。

对这些高度灵敏的程序来说,一份“50亿订单”和一句“俘虏日军”在技术上可能是等价的。它们都是高频出现、引发讨论、推高热度的关键词。机器只识别信号,不理解常识。

当一个荒诞的谐音玩笑都能在A股市场触发8个涨停,并让一家正规上市公司陷入两难时,这已不仅是闹剧,也是对市场秩序的挑战。这也让近期网信办、证监会等多部门联合治理市场谣言的行动,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