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清理,翻开阵亡士兵的口袋,结果发现一堆哥伦比亚、波兰、英国的身份证。 我跟你说,这比任何新闻都来得震撼。 有的防御点,扒拉出来的外国人竟然占了八成。你敢信?一帮压根听不懂乌克兰语的人,在为乌克兰“保家卫国”。 图啥呢? 一个月三千多美金,听着是不少。可这是什么地方?这是绞肉机啊。这点钱,就是让你把命交出来。 很多哥们儿,从南美、从东欧跑来,在国内可能就是个失业青年,或者退伍了找不到活儿干的老兵。中介一忽悠,合同一签,还以为自己是来拯救世界的“国际纵队”。 扯淡。 现实是,给你一把M4,教你怎么用GPS,训练个十天半个月,就直接把你扔到最危险的顿涅茨克前线。 然后呢?然后就成了无人机底下一个冰冷的像素点。 最说明问题的是啥?去年美国顾问一撤,三千多号“国际友人”立马跟着打包跑路。 看见没?这仗跟他们有毛关系。他们效忠的不是什么主义,是美金。发钱的老板走了,我凭啥还给你卖命? 说白了,这就是一层“遮羞布”。 大国不想亲自下场,又想让这火一直烧下去,怎么办?简单,花钱呗。招募全世界的穷苦人、冒险家,给他们最好的装备,让他们去当代理人,去填战壕。 他们死了,不算北约的阵亡士兵,只是一串雇佣兵的伤亡数字。 普京早看透了,说这帮人不算战俘。这话糙,但理不糙。你不是军人,你就是个来打工的,那就要有“工伤”的觉悟。 所以啊,别信那些宏大的叙事了。 扒开一看,内核就是一桩生意。一桩用别人的命,来换取自己地缘政治利益的,血淋淋的生意。 而那些散落在异国泥土里的证件,就是这桩生意的发票,上面清清楚楚地写着:人命,标价3400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