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805年,河南宝丰知县谢兴峣跪在嘉庆帝面前,按照惯例报上家世。当他说出“家父谢

1805年,河南宝丰知县谢兴峣跪在嘉庆帝面前,按照惯例报上家世。当他说出“家父谢振定”五个字时,嘉庆帝突然笑了:“原来是烧车御史的后人!”这个反应让在场的官员都愣住了。 ​乾清宫里,38岁的河南宝丰知县谢兴峣跪在嘉庆帝面前。 他心中虽有疑惑,却不敢抬头细问,只能恭敬地伏在地上。嘉庆帝口中的“烧车御史”,正是谢兴峣的父亲谢振定,这位乾隆晚期的监察御史,因一件“烧车劾和珅”的壮举名震朝野。乾隆五十一年,谢振定在巡视京城时,发现和珅的家奴乘坐官车横行霸道,不仅违反规制,还公然殴打百姓,他当即下令拦截车辆,怒斥家奴后点火烧毁官车,随后上书弹劾和珅纵容家奴为非作歹。 这一举动在当时掀起轩然大波,和珅权倾朝野,百官无不畏惧,谢振定却敢直言弹劾,虽因和珅报复被罢官,却赢得了“烧车御史”的美名。嘉庆帝早年便听闻此事,对谢振定的刚正不阿深为敬佩,登基后更是立即为其平反,召回朝中任职,可惜谢振定不久后便病逝,未能再展抱负。 谢兴峣自幼受父亲影响,饱读诗书的同时,更将“清正廉明”四字刻在心中。他20岁考中进士,从地方小官做起,历任知县、知州,所到之处皆以民生为重,严查贪官污吏,兴修水利、兴办学校,深得百姓爱戴。此次他因政绩卓著被举荐面圣,却没想到嘉庆帝会对父亲的往事如此熟悉。 嘉庆帝扶起谢兴峣,感慨道:“你父亲当年敢烧和珅家奴的车,这份骨气实属难得,朕一直记挂着。”随后,他当场擢升谢兴峣为叙州知府,勉励他继承父志,坚守为官本心。谢兴峣含泪叩谢,心中暗下决心,定要不负圣恩,更不负父亲留下的家风。 从乾清宫出来时,谢兴峣的脚步格外坚定。他深知,嘉庆帝的赏识不仅源于父亲的名声,更源于自己多年的实干。而“烧车御史”的家风,早已成为他为官的精神支柱,支撑着他在仕途上始终坚守底线,为百姓谋福祉。这种家风的传承,比任何官职都更珍贵,它不仅照亮了谢兴峣的仕途,更成为后世为官者的楷模。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