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果不其然。 美方突然公布了最新的年度军力评估,里头继续强调对我国核力量的关注

果不其然。 美方突然公布了最新的年度军力评估,里头继续强调对我国核力量的关注。 从统一话题往下说,外部干扰绕不开美日澳的联动,这不是情绪,是现实。能让对手冷静算账的,最终还是核力量的可信震慑。过去我们对外保持低调,这在一些阶段确实管用,但现在的环境不一样了,信息透明度需要跟上,避免外界误判。 先看地面力量。2021年,多处新建发射井群被商业卫星曝光,和机动发射车的组合,提升了存活率和反击能力。东风-41已经公开亮相多年,机动和井基双路并行,覆盖面广、部署灵活。对照俄方,公开资料普遍认定俄核库规模全球第一,美俄都维持高警报值。我们的路子是把生存性做厚,确保有可靠的二次反击,这才是让对手慎重的关键。 再看水下力量。094型核潜艇搭载巨浪-2已成体系,外媒也在跟踪我军潜艇活动线索。关于巨浪-3,公开报道显示仍在推进中,射程更远是一个方向。对比美英的长期海上值班传统,我们在静音、通信和远海值班上需要持续打磨。潜艇隐蔽巡航一旦形成稳定节奏,外界的计算方式就会变,风险评估会更保守。 空中力量也在补齐。轰-6N在公开画面中已经出现挂载大型弹体的能力,空射手段让投送路径更灵活。美方在更新B-21,俄方维持图-95、图-160组合。空中这一块不是主力,却是重要补充,完善三位一体,让对手不能只盯一种方向。 信息层面更关键。对外界来说,最怕未知。SIPRI今年的估算显示我方核弹头数量持续增长,美方报告也在预测到2030年前的增长区间。这些都是外界在给我们画像。如果我们长期保持过度模糊,别人就会用自己的想象填空,容易把风险算错。适度披露范围和结构,让外界知道“碰不得”,比单纯强调原则更有用。 说到原则,我们长期公开的底线没有变,管控目标也没有变。但“怎么让对手读懂我们的底线”,这需要方式更新。比如更明晰的发射井有效数量区间、更可验证的潜艇在海时间、更稳定的指挥链路展示,这些都是外界能看到、能理解的信号,能直接进入他们的风控表。 再把目光放回对手。美方在更新陆基系统,民兵III延寿已久,下一代哨兵项目推迟是常态;海上哥伦比亚级还在建造周期内;空中B-21处在逐步成军阶段。这意味着他们在换挡,我们就更要让对手清楚,一旦起冲突,付出的代价是不可接受的。 俄乌战场的现实也在提醒人们,俄方常规不占优,但无人敢把冲突扩大,很大一部分是核力量的存在在起作用。这个例子里,信息的明确和不可忽视的能力,压住了局势的外扩。我们的目标也是让外界把错误选项从桌面上拿掉。 美日澳的联动更近、更快,是当前障碍。欧洲距离远,插手速度慢,效果有限。要把周边的节奏稳住,靠的是让最直接的参与者心里有数。这个“有数”,不是喊话,是让他们在测算时遇到清晰的硬指标。 “亮出核剑”,不是炫耀,而是提高识别度。让别人看见我们已经具备的可靠反击能力,看见我们维持长期有效的投送手段,看见我们保持稳定可控的值班状态。这样做,是为了把误判的门关上,把冒险的路堵死。 归根到底,目的不是用,而是不用。让对手在最早的决策环节就明白碰不得,统一的外部干扰才会减到最低。 把信息摆到位,把能力练到位,把节奏稳到位。让别人算账算得清楚,我们的事就能按自己的节奏往前走。

评论列表

KK
KK 1
2025-11-18 14:49
三千枚是基础数才能核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