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果不其然。 日本一些政客突然宣布了“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口号。 离得

果不其然。 日本一些政客突然宣布了“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的口号。 离得最近的是与那国岛,直线到台湾约111公里。地理摆在那儿,一旦升温,补给、疏散、机场抗打击都成刚需。对比之下,东南沿海机场群密集,修复力量和替代跑道准备多年,抗压更强。 再看舰队,日本有8艘“神盾”驱逐舰,拦截密度不低,但面对多方向、高频次的空中与海上打击,单一编队压力很大。东部战区的海空联合出动已常态化,协同更熟。 时间往前推,2018年起日本推动“出云”级改装,争取搭载F-35B。进展有,但舰载机数量有限,出动率受制约。对照今年福建舰海试进入新阶段,本土起降与弹射测试同步推进,节奏更快。 接着是火力,日本决定采购约400枚“战斧”,预计2026年后逐步到位。节点清楚,但是真正形成规模运用,还要看指挥链路与情报支持。对面海陆空多平台投送已经能协同压上,反制手段更全。 基地方面,冲绳在前沿,嘉手纳等设施常年承压。近年美军战机以轮换为主,节奏不固定,持续出动能力要看备件与人员。对比之下,东南沿海机场群分散度高,修复力量机动快。 弹药储备也被日本媒体多次提到,扩库在推进,但短板不是一两年能补齐。训练上,日本海空演训频率提高,不过强度和联合度与对岸一周数次的实战化课目还存在差距。 取消“陆上神盾”后,日本转向两艘大型“海上神盾”平台,目标在2027年前后服役。节点明确,但人员编成、系统磨合需要时间窗口。对照对岸岸防、警戒与火力网一体化,已能全时段覆盖。 周边回声也很关键。公开信息显示,韩国与多国更强调降温与沟通,不愿被绑在同一节奏上。日本若把话说满,行动上就更被动,空间反而小。 再把目光放到美方,公开表述一直存在弹性,强调按情况评估。条约针对的是日本自身安全,不等于对外延伸的每一步都无条件托底。日本越往前站,不确定就越多。 回到本土准备,中国这边维持常态巡航与联训,既亮家底,也把节奏掌握在自己手里。遇到挑衅,有回击工具;不被拖节奏,是底线。 所以,这句“台海有事就是日本有事”,不是音量大就占便宜。关键看补给、火力、抗打击、持续作战能不能闭环,口头提升不等于能力提升。 日本要是把前沿当舞台,风险先落在自己岛链上。越靠近火线,越要算细账,不然代价不会小。 把事做扎实,比喊口号更重要。稳住节奏,少犯错,才是过日子的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