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日本那么小一个国家,为什么敢起灭亡中国的念头?   戴旭说得很明白:日本虽然面积

日本那么小一个国家,为什么敢起灭亡中国的念头?   戴旭说得很明白:日本虽然面积小,但是其军国主义正是抓住我们积弱麻木的这个时机,像毒蛇般发起致命一击!这段历史告诉我们,国之大,不在疆域之广,而在精神之立。   一直以来,日本就没少打咱们的主意,对我们的领土觊觎不已。早在明朝,东南沿海的倭寇就没断过,烧杀抢掠跟家常便饭似的,本质上就是日本对中国富庶之地的早期试探。   到了16世纪,丰臣秀吉更是直接喊出要“征服朝鲜,进取中国”,虽然最后被明朝军队打回去了,但这颗侵略的种子算是扎下根了,往后几百年就没断过念想。   到了近代,日本这心思就更具体了,因为他们突然变强了。19世纪明治维新后,日本彻底抛弃了过去学中国的老路,一门心思学西方的技术和制度,短短几十年就搞起了工业化。   工厂里能造铁甲舰、机关枪,军队也改成了西式编制,战斗力蹭蹭往上涨。可日本是个岛国,火山多、资源少,煤、铁这些硬通货全得靠进口,人口又不断增长,日子一紧,就又想起了隔壁这块“肥肉”。   更关键的是,他们试了一次手,发现中国居然这么好欺负。1894年的甲午战争,日本赌上了全国的家底,结果把号称亚洲第一的北洋水师打得全军覆没。   清政府乖乖签下《马关条约》,割了台湾、澎湖,还赔了2亿两白银——这钱相当于日本当时四年的国库收入。日本拿着这笔钱扩建海军、办工厂、兴教育,国力直接上了一个台阶,这下他们彻底摸清了:原来这个曾经的“天朝上国”,早就成了外强中干的纸老虎。   尝到甜头的日本,胃口越来越大,可偏偏这时候中国还在自己折腾。清朝倒了之后,民国又陷入军阀混战,今天你打我,明天我打你,全国就没个安稳日子。老百姓被战乱折腾得麻木了,政府更是顾头不顾尾,根本没法凝聚起力量对外。1927年田中义一内阁开了个东方会议,直接把“拆走满蒙”当成侵略的第一步,说白了就是看准了中国没人能管得住东北这块宝地。   1929年全球经济大萧条一来,日本的日子也不好过了,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国内矛盾一触即发。军部的法西斯势力趁机抬头,天天在报纸上喊“满蒙是日本的生命线”,把侵略中国说成是救国家的唯一出路。这种歪理居然还骗了不少日本人,军国主义思想像毒雾一样弥漫开来,整个国家都变成了一台疯狂的战争机器。   这时候的中国,更是给了他们可乘之机。1931年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就靠几个人、几箱炸药,就敢污蔑中国军队炸铁路,然后进攻北大营。可国民政府奉行“不抵抗政策”,眼睁睁看着日军三个月就占了东北三省,还扶植了溥仪当傀儡,搞起了伪满洲国。这种“不反抗”的态度,简直是给日本递刀子,让他们觉得就算全面侵华,中国也未必能扛得住。   更要命的是,当时的国际社会也没人真管。西方列强忙着应付自己的经济危机,对日本的侵略要么装看不见,要么还想趁机捞好处。日本一看没人拦着,干脆1933年退出了国际联盟,彻底没了顾忌。到1936年广田弘毅内阁上台,直接把“全面侵华”写进了国策,灭亡中国的计划就这么摆上了台面。   还有一点不能不提,日本早就把中国摸得门儿清。他们派了大批间谍潜入中国,从东北的矿产分布到华北的农田产量,甚至哪个村子有几口井,都画得清清楚楚。相比之下,当时的中国军队连自己防区的地形都未必摸透,信息差大得吓人。这种准备充分的“打猎者”,碰上毫无防备的“猎物”,自然敢下死手。   说到底,日本敢动灭亡中国的念头,根本不是因为他们国土大、人口多,而是踩准了所有“倒霉点”:自己通过变法变强了,中国正好陷入内乱积弱了,国际社会又不管不问,再加上军国主义把整个国家变成了战争机器。可他们忘了,中国虽然一时麻木,但骨子里的骨气还在。从东北抗联的白山黑水到平型关的枪声,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醒了过来,拧成一股绳跟他们拼命。   这段历史真的太戳心了,它狠狠告诉我们:国家的强大从来不是靠地盘大小,而是靠民心齐、骨头硬。要是自己先散了架、软了腰,再小的豺狼也敢扑上来咬一口。反过来看,就算敌人再凶,只要我们精神立得住、力量聚得拢,再难的坎也能迈过去。这大概就是那段血泪史留给我们最实在的教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