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近期发出预警,国内楼市正经历“深度调整期”,新一轮下跌风险需重点警惕。2025年10月数据显示,全国新建商品住宅环比跌0.45%,70城二手房环比跌0.66%,均创近期最大跌幅;百城二手房均价13661元/㎡,已连续32个月环比下跌,一线城市部分区域跌幅达36%-42%。 权威机构与专家共识明确:高盛预测2025年底前房价再跌20%-25%;上海交大朱宁指出需3-5年调整期,再跌20%-30%方能触底;连平则预计“十五五”期间新房年跌1%、二手房年跌2%,三四线城市或再跌20%-30%。 下跌根源在于结构性转变:全国商品房库存5.6亿㎡,去化周期24个月,三四线空置率超30%,二手房挂牌量破750万套;人口出生率下滑叠加“买涨不买跌”心理,供需与信心双重承压。这已引发连锁反应,房地产贷款占银行总贷28%,坏账风险加剧,12%购房者月供超收入50%,“负资产”困境显现。 政策层面已密集发力,中央将防风险列为重点,地方解除限购、降低首付利率、收购存量房作保障房。对此,刚需族可择机入市但忌高杠杆,投资者建议减持非核心区域资产,开发商需加速去库存、转向城市更新。 专家预计,大城市新房或于2027-2028年止跌,三四线调整需5-8年。此次下跌是行业从高速扩张到高质量发展的必经阵痛,理性评估需求与风险才是应对关键。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