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高市早苗的支持率竟然飙升了!她拿日本的国运豪赌,党内却慌了神,急着灭火。可这番姿

高市早苗的支持率竟然飙升了!她拿日本的国运豪赌,党内却慌了神,急着灭火。可这番姿态,中方会买账吗?   11月7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众议院预算委员会上投下了一枚重磅炸弹。   她公然宣称,所谓的“台湾有事”可能构成日本可以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   这是日本战后首次有在任首相,如此明确地暗示要武装介入台海。   此言一出,彻底打破了历届日本政府在台湾问题上心照不宣的“战略模糊”政策。   高市甚至搬出2015年的《安全保障相关法案》为自己背书,坚称其言论完全符合日本政府的一贯立场。   这种表态,无疑是在亚太地区本已紧张的局势上火上浇油。   面对中方的严正交涉,高市的态度愈发强硬。   11月10日,她在国会答辩中直接拒绝撤回或修正自己的言论,声称这“符合政府见解”。   这种毫不退让的姿态,显然是铁了心要在这条危险的道路上走下去,也彻底关上了短期内缓和局势的大门。   中方的反制来得迅速且立体。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紧急召见日本驻华大使金杉宪治,当面提出严正交涉。   中方明确指出,台湾问题是“不可触碰的红线”,高市的言论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公然挑战。   紧接着,外交部与文旅部罕见地联手发布旅行提醒,建议中国公民“近期避免前往日本”。   理由是日本的治安风险正在上升。多家航空公司也迅速跟进,为购买了赴日机票的旅客提供免费退改服务。   这套组合拳,精准地打向了日本经济的软肋。   军事层面的警告也同步响起。解放军报发表措辞严厉的文章,警告日本若胆敢介入台海,将面临“三大严重后果”。   这包括日本自身安全环境的急剧恶化、本土可能沦为战场,以及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然而,中国的强力反制似乎点燃了日本国内的另一把火。   根据共同社11月16日发布的最新民调,高市内阁的支持率不降反升,飙升至69.9%,比上个月还涨了5.5个百分点。   这一数据让外界大跌眼镜,也暴露了日本社会深层的撕裂。   民调显示,高达48.8%的受访者赞成在台海危机时行使集体自卫权,仅有44.2%表示反对。   更有超过六成的民众,即60.4%的人支持继续增加防卫费用。   高市的冒险言论,显然迎合了日本国内日益抬头的右翼与民族主义情绪。   作为“安倍继承人”,高市一直以其强硬的右翼主张著称,包括参拜靖国神社和推动修改和平宪法。   她的这番言论,在许多保守派民众眼中,被视为“维护国家尊严”的强硬表现,而非一次鲁莽的政治挑衅。   不同媒体的民调也反映了舆论的分化,富士电视台的调查甚至显示其支持率高达82%。   当然,日本国内并非铁板一块。超过百名日本民众在东京的首相官邸前举行集会抗议。   他们手持“高市辞职”、“不需要煽动战争的首相”等标语,痛斥高市的言论正在摧毁中日之间仅存的互信,是在将日本推向战争的深渊。   在野党与政界元老也纷纷发出警告。   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批评高市的言论完全“越界”,导致中日关系陷入“非常严峻的局面”。   他指责高市为了讨好自己的支持者,发表了极为轻率的表态。   前首相鸠山由纪夫更是直言不讳,批评高市“煽动危机为扩军找借口”,并再次强调“台湾是中国内政,日本无权干涉”。   前首相石破茂也指出,历届政府都小心翼翼地避免发表这种“决定性言论”,高市却轻易突破了这一惯例。   面对国内外巨大的压力,自民党内部开始尝试“降温”。11月16日,自民党代理政调会长田村宪久出面打圆场。   他声称高市“在反省未充分说明背景”,并承诺“今后应不会再有此类发言”。   但这番表态既未要求高市撤回言论,更没有道歉,显得苍白无力。   这种虚伪的“降温”,更像是一次危机公关,试图安抚中方和国内的反对声音,但又不敢得罪高市及其背后的右翼支持者。   自民党这种既要又要的矛盾心态,暴露了其在处理重大外交危机时的投机与软弱。   高市的政治赌博,其背后是深重的经济与安保风险。   2024年中日贸易额高达3083亿美元,中国是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   一旦中方启动经济反制,尤其是在稀土、石墨等日本依赖度超过90%的关键材料上进行出口管制,对日本制造业的打击将是毁灭性的。   丰田、本田等日本车企超过三成的全球销售额来自中国市场,旅游业更是严重依赖中国游客。   高市的几句妄言,可能让无数日本企业和家庭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更令人警惕的是,高市正试图推动日本安保政策的根本性转向。   有消息曝出,她计划在修订《国家安全保障战略》时,修改“无核三原则”中“不引进核武器”的条款。   一旦得逞,将彻底颠覆日本战后的国策基石。   将防卫费提升至GDP的2%,并同步推进在西南诸岛的军事部署,这些都在高市的计划之中。   她正以“国家存亡”为借口,试图复刻二战前军国主义的叙事,将日本再次绑上战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