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没有觉得看古装剧时,古人考科举特别容易?好像只要把四书五经背熟了,就能马上考中做官了。我以前也这么想,结果根本不是我们想的那样!古代那些读书人,真的太太太难了,那个考试简直要命。我们总说他们读了十年书,但他们受的苦,可比单纯背书多多了。
考试内容可多了,不只是让你默写。比如,考官会随便从书里挑一句话,你不仅要解释意思,还得把以前的大学者怎么说的、你自己怎么理解的,都得讲清楚。这还没完呢,你还得会写诗,会写那种格式固定的八股文。八股文的规矩特别死,你每一步都被卡得牢牢的。最头疼的是那种提建议的文章(策论),让你对国家大事说看法。你怎么看现在的问题?你敢随便乱说吗?万一说错了话,可能连家都回不去了。
就算你文章写得好,考试的环境也够要人命的。考一次试要好几天,人就被关在一个超级小的格子间里。吃喝拉撒全在里面,夏天热得像蒸笼,冬天又湿又冷。更惨的是名额少得可怜。一个省一年能取到的进士也没几个,几十万人去考,那个竞争程度,比我们现在内卷厉害多了。很多人从十几岁考到头发都白了,一辈子就耗在这里了。他们身后扛着的是一整个家族的希望啊,难怪有人会考到崩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