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将对任何与俄罗斯有商业往来的国家实施制裁。 据美媒11月16日报道称,共和党人正在推进一项法案,将对任何与俄罗斯有商业往来的国家实施制裁,最高能加到500%的关税。 特朗普这套说法听着挺唬人,实则根本经不起细琢磨。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美国就牵头搞过几轮对俄制裁,结果世界银行数据摆着呢,俄罗斯GDP在2022年反倒逆势涨到2.29万亿美元,比2021年的1.83万亿美元还高,2023年虽回落到2.07万亿美元,也照样比2020到2021年的水平高。 这明摆着,单靠制裁想搞垮一个大国经济,本身就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更别说500%这种近乎异想天开的比例了,到这个程度这关税也就成了一场数字游戏。别的不说,美国的那些欧洲盟友恐怕就得先跳出来反对。 今年10月的欧盟理事会会议上,光是对俄制裁和能源禁运的事,各国就吵得不可开交。匈牙利直接放话要告到法院阻止能源禁令,毕竟它长期靠俄罗斯管道天然气过日子,能源价格涨成那样,国内通胀和产业链早扛不住了。 有意思的是,欧盟一边喊着要减少对俄能源依赖,一边数据显示俄罗斯天然气还占着欧盟进口量的13%左右,一年价值超150亿欧元,法国、荷兰这些国家反倒在偷偷增加俄罗斯液化天然气的进口。 这种口是心非的操作,真要是按500%制裁来,第一个闹翻天的肯定是美国的欧洲小伙伴们,毕竟谁也不想跟自己的钱包过不去。 关键的是,现在的国际经贸早不是美国说了算的时代了。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7月人民币在全球支付货币里的占比冲到了4.74%的历史新高,中国货物贸易跨境结算中人民币占比也升到27%。 义乌有家家电企业早就在用人民币跟迪拜客户结算,不用再绕美元或港币,既省了手续费又避开了汇兑风险。这种去美元化的趋势下,不少跟俄罗斯做生意的国家,完全能绕开美元清算体系,用本币结算来躲制裁。 就像中俄贸易,这些年一直稳步增长,就算有制裁压力,双方在能源、农产品领域的合作也没断过,人民币结算比例一升,制裁的效力自然就打了折扣,想靠500%的比例卡住所有人的脖子,根本不现实。 特朗普还想把伊朗也加进制裁名单里,那场面就更有意思了。之前美国制裁伊朗那么多年,结果人家转头就跟中国签了25年合作协议,在能源、基建领域搞得热火朝天。现在全球经济格局越来越多元,单边制裁这套老把戏早就不好使了。 美国企业自己也得掂量,之前麦当劳、可口可乐退出俄罗斯市场,本土企业立马填上了空缺,等它们再想回去,发现市场早没位置了。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买卖,美国国内企业能真心拥护才怪。 说到底,500%的制裁口号喊得再响,也改变不了全球化分工的现实,与其说是遏制俄罗斯,不如说是给自家盟友添堵,最后能不能落地都是个问题。 毕竟欧盟内部都吵得不可开交,其他国家更不可能乖乖买账,真要实施起来,恐怕只会让美国自己陷入更尴尬的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