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他临终前预言:我一死大清必亡!后去世仅十天,大清果真就亡了! 1912年1月2

他临终前预言:我一死大清必亡!后去世仅十天,大清果真就亡了! 1912年1月26日,在北京西四大红罗厂街的一处府邸前,一名身着清军军官服的年轻人正在这里焦急地等着什么。 不一会儿,只见几人抬着一顶大轿子来到了门口,年轻军官见状立即迎上前来,恭敬递出了自己的名片,轿子里的人刚刚出来,见到此人一言不发。 忽然,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急忙让人抬轿进府。见此情景,青年军官迅速从怀中拿出了一枚炸弹,毫不犹豫地砸向了地面。 随着一声巨响,这个名叫彭家珍的年轻人将会名扬四海,因为他要杀的人叫良弼。 这起事件对人们来说,实在是太突然了,连良弼本人都没有想到。当时,他刚刚议事完回家,没想到彭家珍早就等在这里。 炸弹爆炸后,彭家珍当场牺牲,良弼则被剧烈的爆炸炸伤了左腿,他的伤势相当严重。很快,良弼就得到了各路专家的医治,之后还请了日本军医来治病。 可无论怎么治,良弼的伤势都在不断恶化,在他被迫做了截肢手术后,他的情况变得更加糟糕。遇刺的两天后,良弼因伤势过重死在了府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良弼也是百感交集,他悲叹道:“炸我者,英雄也。我死,大清遂亡!” 作为同盟会的重要成员,彭家珍之所以要冒险刺杀良弼,与良弼那时在清廷的地位有着极大的关系。辛亥革命爆发后,国内南北双方形成了对峙,孙中山领导的国民政府想要尽快推翻清廷。 袁世凯首鼠两端,而山穷水尽的清朝并不打算彻底放弃江山,眼见孙中山与袁世凯之间存在着分歧,以良弼为首的宗社党立即开始活动,计划重组内阁,夺走袁世凯的权力,重整清廷的江山。 良弼是满清宗室成员,他是努尔哈赤幼弟贝勒巴雅喇的后裔,然而家族到了他这一代的时候早已没落。从小良弼就和母亲过着贫困的生活,他也只不过是一个普通驻防旗人。 1899年,清朝选派一批优秀年轻人赴日留学,良弼成为其中的一员,他靠着自己的能力进入了日本陆军士官学校。 从此,良弼的命运得到了改变,回国之后,作为优秀的军事人才,良弼被派往练兵处工作。在这期间,袁世凯就看中了他的才能,还提拔他担任了陆军第八标统带官。 那时,清朝处在内忧外患之中,无论是南方的革命党,还是袁世凯等人掌管的新军,都成为清廷眼中的威胁。于是,清廷开始提拔年轻有能力的宗室子弟,良弼很快就被提拔,负责保定陆军学堂的校务。 靠着自己的关系,良弼在军校各地搜罗忠于清廷的军事人才,他也在不久后升任了陆军部军学司司长。1908年,良弼又获重用,被钦点参与到新法的编撰工作中,之后更是担任了禁卫军第一协统领,成为京师禁卫军的管理者。 虽然良弼的地位不断上升,但清朝的情况已经越来越糟,良弼非常想止住清朝的颓势,由于他熟悉军务,载涛等人凡事都以他为谋主,还让良弼负责禁军的训练工作。良弼也积极出力,想要打造一支忠于清廷的强大军队,可没过多久,武昌起义爆发改变了一切。 面对南方革命军的威胁,清廷不得不启用袁世凯,良弼极力反对此事,可他也无法改变现状。袁世凯掌权后,良弼也被剥夺了手里的军权,只名义上挂着一些军职。这让他非常不满,在这之后良弼四处活动。 他与溥伟、铁良等人成立了宗社党,坚决反对南北议和,更反对清帝退位。虽然良弼已经被剥夺了军权,但他在禁卫军中工作多年,与铁良等人一样,都在禁军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袁世凯安排主管禁军的冯国璋也无法压制他们,宗社党的活动立即得到了不少禁军的支持,良弼也积极与众人谋划,试图除掉袁世凯,重新掌握大权。直到此时,他还想要靠着自己的力量挽救清朝,殊不知他已经成为民主共和道路上的重要阻碍。 正因如此,同盟会的成员决定除掉良弼,不仅仅是要解决这个敌人,更是要通过此事给妄图复辟的清廷顽固分子一个警告。大清的终结已成定局,他们只有接受。 于是,彭家珍用自己的生命除掉了良弼,直到死前,良弼也意识到大势已去,或许他一开始就明白自己坚持的道路不可行,可他的立场不允许他走其他的路。 良弼之死对京津局势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宗社党自此一蹶不振,许多妄图复辟的成员最终选择了放弃。也正如良弼临终说的那样,在他死后仅十天,走投无路的清帝正式退位,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从此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