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1987年,张艺谋筹拍《红高粱》,女主选了“丰乳肥臀”的史可。可巩俐也想出演,于

1987年,张艺谋筹拍《红高粱》,女主选了“丰乳肥臀”的史可。可巩俐也想出演,于是张艺谋让巩俐去酒店试戏。没想到,摄影师顾长卫的一句话,改变了巩俐和史可两个人的命运。 当时的史可已经凭借话剧《欲望号街车》在戏剧圈崭露头角,她身上那种原始、奔放的气质,与张艺谋对“九儿”这个角色的初始构想高度契合,甚至已经完成了初步的定妆和剧本研读。而巩俐彼时还是中央戏剧学院的大三学生,没有任何银幕经验,只是通过老师推荐获得了试戏机会。试戏当天,巩俐穿着简单的棉布衣衫,在酒店房间里按照张艺谋的要求演绎了“九儿”敬酒、颠轿等关键场景,她的表演青涩却带着一股倔强的生命力。 顾长卫作为影片的摄影师,全程参与了试戏过程。当巩俐表演结束后,他走到张艺谋身边,压低声音说了一句:“这个姑娘的镜头感,比史可更足,拍出来会更有张力。”这句话看似简单,却精准戳中了张艺谋的顾虑——《红高粱》作为一部视觉风格强烈的电影,演员的镜头表现力直接决定了影片的呈现效果。顾长卫长期从事摄影工作,对演员与镜头的适配度有着敏锐的判断,他的意见让张艺谋重新审视了两位演员的潜力。 张艺谋陷入了两难,史可的气质贴合角色设定,且已经投入了前期准备;巩俐虽经验不足,但镜头前的灵气和可塑性让他看到了更多可能性。经过两天的反复权衡,他最终决定更换女主,让巩俐出演“九儿”。这个决定在当时引发了不小的争议,剧组部分工作人员对启用新人表示担忧,史可更是在得知消息后情绪低落,一度中断了与张艺谋的联系。 巩俐没有辜负这份信任,她在拍摄过程中展现出极强的敬业精神。为了贴合角色,她跟着当地农民学习割高粱、酿酒,皮肤被晒得黝黑,双手磨出了茧子;拍摄“颠轿”戏份时,她被晃得呕吐不止,却依然坚持完成了所有镜头。而顾长卫的镜头也精准捕捉到了她的特质,影片中九儿敬酒时的眼神坚定,高粱地中的身影奔放,都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画面。 1988年,《红高粱》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成为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三大电影节最高奖项的电影。巩俐凭借“九儿”一角一举成名,从此开启了与张艺谋的长期合作,成为华语影坛的标志性人物。而史可则在短暂的低谷后,转向话剧和电视剧领域发展,凭借扎实的演技塑造了众多经典角色,同样在演艺圈站稳了脚跟。 从这段历史可以看出,影视创作中的角色选择往往充满了偶然性,一个专业的建议、一次精准的试戏,都可能改变演员的命运轨迹。顾长卫的那句话,不仅体现了他作为摄影师的专业素养,更间接推动了中国电影的发展。两位演员的不同境遇,也印证了机遇与实力在演艺道路上的重要性——巩俐抓住了机遇,用实力证明了自己;史可则凭借坚持,在另一条赛道上实现了价值。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