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财联社曝出大新闻!斯托克欧洲600指数狂跌2%,触及一个多月来最低点,欧洲主要股指集体跟跌:英国富时100跌1.56%,法国CAC40跌2.34%,德国DAX30跌2.03%,意大利MIB指数暴跌2.52%,这波集体跳水让投资者直呼“hold不住”! 值得一提的是,这波下跌绝非无厘头,核心原因之一是市场对人工智能泡沫的担忧升温,欧洲科技股作为权重板块领跌,此前受AI概念带动的科技龙头跌幅明显;再加上美联储官员表态模糊,12月降息预期降温,全球资金避险情绪上升,欧洲股市自然被拖累。 更关键的是,欧洲经济本身问题缠身。欧洲央行近期经济展望报告提到,欧元区信贷环境仍在收紧,企业融资不便;叠加天然气价格波动,今冬欧洲家庭能源开支压力大增,老百姓资金多流向基础能源消费,消费意愿被抑制,企业盈利受波及,股市怎能不跌? 说到底,这波大跌表面是短期消息冲击,本质是欧洲经济“老大难”未解决:为摆脱俄气依赖转而采购美国高价LNG,既推高成本又依赖外部供应,能源安全有隐忧;通胀虽回落但未达目标,央行不敢轻易放松货币政策,经济复苏乏力,股市成了“情绪晴雨表”,一有风吹草动就下探。金句说得好:“股市跌的是数字,慌的是信心”,如今欧洲市场信心已显疲态。 不过争议点来了:有人认为欧洲股市跌后估值进入相对偏低区间,可关注后续机会;也有人觉得经济基本面没好转,此时进场风险高。你们觉得这波大跌是短期波动还是持续走弱?有闲钱的话会考虑关注欧洲股市吗?来评论区说说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