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果不其然。 日本政府突然宣布了。 这事要摆清:日本并非不支持乌克兰,而是

果不其然。 日本政府突然宣布了。 这事要摆清:日本并非不支持乌克兰,而是受本国规则约束,支持的方式以经济援助、非杀伤装备和制裁为主;在台海问题上,日本表态更密集,重点是震慑和准备,并未等于承诺出兵。 从2022年起,日本对俄启动多轮制裁,同年开始向乌克兰提供头盔、防弹衣、无人机、发电机和冬装等非杀伤物资;2023年岸田文雄赴基辅,宣布追加援助。这些都是公开动作,但没有提供致命武器。 对照台海,日本自2021年起在年度防务文件中写入“台海和平稳定重要”,2024年版继续强调西南方向的压力,同时加快西南离岛的设施建设。口径高调,但没有给出出兵承诺。 离得近更能看出紧迫感。与那国岛距台湾约110公里,石垣、宫古已新建地对舰导弹与警戒部队,12式岸舰导弹部署扩容,固定雷达与机动雷达同步推进。这些都是围绕本土离岛的硬部署。 换到北面,日本对俄的拿捏更谨慎。一方面有北方四岛争议,另一方面日本仍保留萨哈林油气项目权益,液化气进口占比不低,能源盘子需要稳定,所以话术和节奏更收着来。 空中拦截是常态。日本航空自卫队对俄军机在日本周边的活动保持高频应对,年均紧急升空次数长期居高。两线压力都在,北面不能失控,西南又要补短,这决定了对俄和对台的公开力度不同。 再看海上通道,日本大量能源和货物流向要通过台湾东侧与巴士海峡附近水域。台海紧张,运输风险上升,日本把这当作靠门口的现实问题,自然在公开场合反复提。 联训也能看门道。近年日美在九州以南和琉球周边演训增多,两栖运载、远程打击通信、后勤横向补给等科目越来越细;“出云”“加贺”舰改装后可搭载F-35B,目的是提升西南方向的快速反应。 对俄方向则以海上监视、潜艇跟踪、空中警戒为主,大规模地面或两栖科目较少,公开动作体量小,外界感知度自然不如西南方向。 投入也在加码。日本自2023年后连续提高年度军费,提出到2027年前后提升占比;引进“战斧”巡航导弹,推进12式延程、神盾舰改良、新一代护卫舰与反无人装备,重点仍然指向西南防区。 但能力不是全部。日本国内关于武器转移和集体行动的限制仍在,真正发生冲突时,更可能做情报共享、后勤补给、海空警戒与防区防护,而不是直接投入主战。 这样对照就清楚了:对乌是公开支持,但不触碰致命武器;对台是高频表态,外加在自家岛链上的硬建设。强度不同,逻辑一致,都是围绕自身安全和可承受的代价安排。 落到一句话,日本的动作不是谁怕谁,而是怎么算账。话可以说重,手要伸多远,看的是本土防护、能源与海上通道,以及现有规则能放多大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