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凯教授又出奇招! 针对高市此前的逆天言论,高教授给出了几个建议。他认为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是从内部瓦解。 先说说不出口稀土设备和相关技术这招,咱们中国在这方面早就掌握了绝对话语权,全球90%以上的稀土分离提纯产能都在咱们手里,独有的技术能以极低的成本产出高纯度产品,比如一吨氧化镨提取只需1.2吨盐酸,而美国得用8吨以上,这种技术差距可不是短期能追上的。 更关键的是,咱们已经把18项稀土萃取分离关键技术纳入禁止出口目录,他们就算能找到稀土矿,没有咱们的设备和技术,顶多就是一堆没用的土疙瘩。 之前美国和日本想搞稀土自主,美国重启了本土矿山,结果开采的精矿98%还得运到中国来加工,日本搞“城市矿山”回收旧电子产品提取稀土,收集10万台设备才凑够200公斤,连一个月的需求都满足不了。 就像之前中国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丰田汽车立刻就慌了,这就是锁住高端制造的真实威力,他们的高端产业离了咱们的稀土设备和技术,根本玩不转。 再看不买他们海产品这招,完全是有理有据,既护了咱们的餐桌安全,又能精准打击他们的产业。 两年前暂停部分海产品输入可不是随便为之,而是有实实在在的安全隐患,之前大陆海关多次从台湾石斑鱼、冷冻白带鱼里检出孔雀石绿、结晶紫这些禁药,还有土霉素超标,这些东西都是致癌、致畸的,对人体危害极大,根本不能端上餐桌。 而且他们的海产品对大陆市场依赖度高得吓人,石斑鱼高峰时出口大陆占比高达九成,2014年出口量近1.8万吨,价值近2亿美元,一旦咱们不买了,他们根本找不到替代市场。 欧美人饮食习惯不同,对石斑鱼接受度不高,东南亚国家经济水平有限,买不起高价海产品,结果就是他们的渔民眼睁睁看着鱼烂在手里,库存积压如山。 2023年大陆暂停部分海产品输入后,台湾鲭鱼对大陆出口量锐减,价格直接崩盘,渔民损失超10亿新台币,所谓的“拓展海外市场”不过是自欺欺人,毕竟能一天内把新鲜海产品送到消费者手里、还能接受这个口味的市场,除了大陆没第二个,所以一个扇贝都不放进来,既是对餐桌安全负责,也是让他们为自己的质量问题付出代价。 不购买他们的农产品更是稳准狠,咱们地大物博可不是吹出来的,单说稻米,大陆年产量超2亿吨,自给率高达130%以上,不仅够自己吃,还能往外出口,根本不需要依赖他们的稻米。 而他们的农产品早就被大陆市场惯坏了,大陆长期是他们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地,高峰时2018年对陆出口金额达12.7亿美元,占总出口的23%,几乎是四分之一的份额。 之前暂停凤梨进口就是最好的例子,台湾凤梨对大陆出口占比曾高达97%,一旦咱们不买了,他们的凤梨价格从20多新台币一斤跌到10多新台币,大量凤梨卖不出去只能用来做饲料、酿酒,损失超20亿新台币。 他们想把凤梨卖到日本,结果2023年对日农产品出口金额暴跌16%,创下14年新低,根本弥补不了大陆市场的缺口。 更有意思的是,他们不仅想卖的咱们不买,他们需要的咱们也能卡着,比如蔬菜种子、农业技术这些,他们很多都依赖大陆供应,一旦咱们停止出口,他们的农业生产都会受影响,这种双向调控的主动权完全在咱们手里,毕竟咱们的农产品种类齐全、产量充足,少了他们的完全不影响,而他们少了大陆市场,农渔民的荷包可就真的空了。 最后说说外交硬气这招,把老好人道德外交改成按规则办事,真是太有必要了,之前咱们给了台胞很多便利,2015年就取消了台胞来往大陆的签注要求,持有效台胞证就能直接入境,每年有300万台胞通过这种便利来大陆旅游、探亲、经商,享受着实实在在的好处。 但有些人偏偏不珍惜,还想搞分裂小动作,甚至有人跑去参拜靖国神社,这种挑战底线的行为就该被制裁。 自动制裁机制可不是空谈,之前日本有政客参拜靖国神社,咱们直接暂停了双边高层互访,让他们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压力。 现在把这招用在台湾相关人员身上,只要敢参拜靖国神社,就取消免签待遇,不准其进入大陆,还搞12个月或24个月的时间套餐,这就是明确告诉他们,规则不能破,底线不能碰。 要知道,大陆是台湾最大的旅游客源地和商务市场,很多台湾政客和商人的利益都和大陆紧密相关,取消免签、不准入境,意味着他们失去了重要的活动空间和利益来源。 这种按规则办事的硬气外交,比一味的忍让有效多了,既维护了自身利益,又明确了是非边界,让他们知道分裂没有好下场,只有遵守规则才能获得相应的便利。 这四招环环相扣,从高端制造到民生产业,再到外交层面,全方位精准打击,每一招都利用了咱们的优势和对方的依赖,看似是不合作,实则是用最直接的方式让他们认清现实,这种内部瓦解的思路,既高效又稳妥,完全抓住了问题的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