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钱三强:不做“原子弹之父”,甘为“铺路石”】科学家作风学风故事 钱三强(191

【钱三强:不做“原子弹之父”,甘为“铺路石”】科学家作风学风故事 钱三强(1913—1992),出生于浙江绍兴,祖籍浙江湖州。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40年获法国国家科学博士学位。曾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计划局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核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在中国科学院建院前与建院初期 钱三强做了许多 颇有建树的大事、要事 1949年9月 按照中共中央的部署 钱三强等同志起草了 《建立人民科学院草案》 1953年初 钱三强任访苏代表团团长 对于初建的中国科学院的发展 起到了重要作用 1955年 钱三强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在担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以后 院部上上下下的工作人员 都亲切地称他“三强同志” 每当听到大家这样称呼他 钱三强很是高兴 说这样更显得亲切 没有距离感 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后 法国一家媒体在报道中 将钱三强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 钱三强却表示: “中国原子弹研制成功, 绝不是哪几个人的功劳, 更不是我钱某人一个人的功劳, 而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20世纪80年代末 钱三强对《经济日报》文章中的 一些赞誉之词提出了异议 记者很快理解了钱三强的意思 准备改用“卵石”和“沙粒” 来比喻钱三强在我国原子能 事业发展中的作用 并征求他的意见 钱三强闻此欣然赞同: “我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 为能把自己化作卵石、化作沙粒, 铺在千军万马 去夺取胜利的征途上, 而感到高兴和欣慰!” 他曾一再告诫 核科学技术领域的同志们: 不要追逐个人名利 要服从国家需要 一辈子默默无闻地工作下去 在国家经济比较困难的时期 钱三强曾主动写报告 请求停发给自己的学部委员津贴 “院办公厅: 我请你们将我的学部委员 每月津贴一百元 自四月起停发。 关于此事, 我已曾写信给张副院长。 希望你们批准, 并且通知有关部门执行。 敬礼!钱三强1959年3月27日。” 尽管那时他并不宽裕 却想着国家还很困难 应该尽可能为国家减轻经济负担 “钱三强从不居功自傲, 生活过得非常朴素。” 这是中国科学院机关许多老同志 回忆钱三强时的感慨 钱三强的住房 是20世纪50年代初建的专家楼 到了20世纪80年代 该楼已显老旧且屋内采光不好 冬天由于供热不足 钱三强要穿着棉衣 在屋子里工作生活 去院部上下班 他都是乘坐公共汽车 往返于中关村和三里河 风雨无阻 冬天刮风下雪 外出时他就身穿长棉袄 腰间系条围巾 头上戴一顶遮耳朵的棉帽 在平常的日子里 钱三强和妻子何泽慧 衣服破了自己补 补了再穿,舍不得扔掉 他们常说: “笑破不笑补嘛, 穿补丁衣服不丢人。” 钱三强离世后 何泽慧一直住在中关村的老小区里 这里是她和丈夫钱三强永远的家 2007年8月3日 温家宝同志再次来到这处熟悉的老房子 看望93岁高龄的何泽慧 他又一次说起房子: “三强不在以后,我想过, 通过组织给您换个屋子。” 何泽慧则以“在这里住久了, 有好多记忆”为由 谢绝了总理的关心 温家宝同志接过话头深情地说: “我知道, 坐在这里就想起很多事来。 这里留下了记忆, 也留下了精神。 钱三强和您, 中国人都不应该忘记, 也不会忘记。” 内容选自《百位著名科学家作风学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