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打美国输了要吃蘑菇弹;打俄罗斯输了要去西伯利亚挖土豆;打中国输了鞠个躬,道个歉,

打美国输了要吃蘑菇弹;打俄罗斯输了要去西伯利亚挖土豆;打中国输了鞠个躬,道个歉,完事儿还能被欢送回国!日本从不因为你强大就不敢动你,只是觉得你让它付出的成本不够。这话虽粗,却戳中日本一贯的处世方式——并不是天生怕硬,只是精于算计。纵观历史,这个岛国对付付出惨痛代价的对手从来很谨慎,却对那些容错空间大的目标频频下手。     1945 年,美军在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日本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无路可退,那场被迫的投降彻底改写了它的国家政策,战后不止跟着美国跑,连不能拥有军队的《和平宪法》都是由美军司令麦克阿瑟直接操刀。日本懂得,挑战这种力量的结果就是国运终结。     同样的忌惮也体现在它对俄罗斯的态度。二战末,苏联红军在几天内击溃关东军,俘虏大批士兵送往西伯利亚服苦役,那段经历让日本直到今天都不敢在北方四岛问题上轻举妄动。   俄罗斯的军港就摆在千岛群岛,日本只能在抗议与外交交涉的框架里试探,而不敢迈出危险一步。   可当它认定代价“在掌控范围”之内,手段立刻变样,甲午战争时清政府赔出 2.3 亿两白银,替它的军工和现代化加速。   到 1972 年邦交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只用一句“添了麻烦”轻描淡写地带过侵略战争。进入近年,它又在钓鱼岛、福岛核污染水排海等问题上做出刺激性动作,因为在它眼里这些挑衅的后果不会要了它的命。     地缘博弈中,这种选择更明显。对韩国独岛问题,日本海保的巡逻一直克制,因为知道对手实力不弱;但在南海,它不断拉拢菲律宾、越南搞联合军演,扶着这些实力较弱的国家去挑事,自己躲在后面算账,这种模式简单直接——能控制风险,就敢伸手。     然而如今的现实已经变了。中国海军的下水吨位一年超过一些发达国家整个舰队,山东舰编队能常态化前出第一岛链,东风系列导弹的覆盖范围直接把宫古海峡纳入打击圈,如果在这里惹事,意味着随时可能面对不可承受的反击,日本不得不重新衡量结果。     这种变化在外交话语上先显出来。从过去高喊“自由开放的印太”,到如今更常说“中日战略互惠”,看似温和,实则是现实逼出来的务实姿态,算计的底子没变,只是换了个对自己更安全的说法。     在这个世界上,和平不是靠对方的良心和道歉支撑的,而是靠让挑衅者清楚知道,任何冒险都会带来沉重的后果,真正能让日本老实的,从来只有实力。

评论列表

泾渭◐‿◑汉家郎
泾渭◐‿◑汉家郎 1
2025-11-19 18:34
认同作者的说法,但是,最后一句说错了,真正能让日本老实的,从来只有实力带来的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