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军上报打死一红军将领,蒋介石看到名字却破口大骂,这是为何?1933年4月29日,正忙于指挥各地部队围剿红军的蒋介石,接到来自四川军阀田颂尧的急电。看到电文后,蒋介石先是一喜,电文中田颂尧表示他已经率领部队攻破了通江城,并且击杀了红军高级将领恽代英。 1933年那会儿,蒋介石正头疼第五次围剿红军,全国到处是战场,他急需地方军阀出力。四川这边,田颂尧是二九军军长,蒋介石把他拉出来当川陕边区剿匪总指挥,给了二十万军饷和一百万发子弹,让他带六个团的兵马,约莫两万人马,往川北巴中、南江、通江一带推进。 田颂尧的部队推进得还算顺利。红四方面军主力那时正从川陕边界转移,地方部队顶不住大兵压境,就边打边撤。1933年4月,田部拿下通江县城,这地方是川陕革命根据地边缘,红军撤得快,没留多少人马。田颂尧一看机会来了,赶紧发电报给蒋介石报喜,说克复通江,缴获枪支弹药,还顺带提了句击毙红军高级干部一个,叫恽代英。蒋介石头天还在为围剿进度发愁,这电报一来,他先是松口气,心想四川这头总算有点动静。可仔细一看那个名字,脸就拉下来了,直接火冒三丈,骂田颂尧是蠢货,谎报军情。这不是无缘无故的,关键就在恽代英这个人身上。 恽代英这人特别会宣传,笔杆子硬,办过《中国青年》杂志,写了上百篇文章,讲青年教育、阶级斗争啥的,影响一大批人。1922年他当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央书记,跑全国建支部。国共合作时,1924年进黄埔军校当政治教官,教士兵为谁打仗,国民党那边看不顺眼,但也得忍着。1925年五卅运动,他领导上海罢工,工人响应热烈。1926年北伐,他留在广州管军训。1927年大革命失败,四一二事变后,他转地下,参加南昌起义、广州起义,起义败了就去香港、上海继续干宣传和组织工作。1928年回上海,任中央组织部长,主管宣传。1929年补选中央委员,但党内有分歧,他调去沪东区委书记,在码头工人中拉队伍。 1930年5月,恽代英在上海杨树浦执行任务,被特务抓了。那时候国民党特务头子顾顺章刚叛变,情报全露,他自称失业工人王作霖,关进提篮桥监狱。蒋介石知道抓到他,高兴坏了,下令严刑拷打,还许高官厚禄,他一口不松。1931年2月转押南京军人监狱,蒋介石亲自批了枪决令,4月29日就在雨花台执行,年仅36岁。这事儿蒋介石记得清清楚楚,因为恽代英在黄埔时跟他打过交道,影响大,杀他就是杀鸡儆猴。 两年后,田颂尧的电报又把这个名字拎出来,蒋介石能不气?田颂尧压根儿不认识恽代英,他部队进通江城,看到街上有块牌子写“恽代英街”,这是红军为纪念这位烈士取的,田颂尧手下人一琢磨,以为这是刚阵亡的红军头子,就加进捷报里想邀功。田颂尧这人,军阀作风,实力弱,部队常年欠饷,战斗力差,他急需战绩往脸上贴金。蒋介石一看就穿帮了,恽代英早死两年,怎么可能在川北现身?这不是打他脸吗?围剿红军本就吃力,地方军阀还来这一出,蒋介石气得当场拍桌子,马上回电斥责。 这事儿闹大后,蒋介石没饶田颂尧。1933年夏,他借调整川军名义,把田从川陕边区督办位子上撸下来,调去闲职。田颂尧部队被刘湘吞并大半,他自己灰溜溜回重庆老家,种地度日,1949年病死。蒋介石这时候对四川军阀更不信任,围剿计划也受影响,红四方面军趁机转移,保存了实力。 话说回来,恽代英死后,影响没断。红军根据地在川陕建起学校、街道,都用他名字命名,激励战士。国民党那边,这事儿传开成笑话,蒋介石的威信也掉点分。田颂尧虚报战绩这手,暴露了军阀的短视和无知,蒋介石用他杀鸡儆猴,敲打其他地方势力。整个事件反映出国民党内部的派系扯皮,围剿红军时协调多难。蒋介石后来继续推第五次围剿,投入五十万大军,动用飞机大炮,但红军还是突围长征,证明光靠军阀帮忙不行,得靠自己体系。 田颂尧的二九军,本来是四川新军一支,1920年代从刘湘旧部分出来,他当师长时就爱搞小动作。1933年出兵前,蒋介石许他升官,他带兵沿嘉陵江上,左路纵队从木门、三江坝进攻,右路从巴中南下。红军七十三师、十一师阻击,田部推进慢,死伤不少。拿下通江后,他手下王铭章建议加名字邀功,王是他的参谋,平时就爱出馊主意。结果这步棋走歪,蒋介石查档案,一核对,恽代英档案清清楚楚,处决报告他亲签。 整个事件,就这么从一个街名闹成军阀下台。田颂尧下场惨,部队散了,他晚年在家乡靠田租过活,没翻身。蒋介石继续他的国民党路线,但红军长征后,局面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