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年轻人,一点亏都不想吃!”浙江杭州,女子花 13999 元在官网买了一台苹果手

“年轻人,一点亏都不想吃!”浙江杭州,女子花 13999 元在官网买了一台苹果手机,结果收到贴好膜后,发现手机版本发错了!客服让她把手机退回去,但女子觉得自己贴膜花了 40 块钱,苹果要承担这笔费用,可谁知道被拒绝了! 11月的杭州,冷风吹得人直缩脖子,28岁的小赵捏着那台刚到手的苹果手机,心里却是一阵阵冒火。 事情得从三天前说起。小赵工作两年,攒了好几个月的工资,终于下决心在苹果官网上买一台新的手机当“犒劳自己”的礼物。 下单时,她特意选择了国行版本。理由很简单:双卡双待,对她这种经常要分工作号和私人号联系的人来说,非常重要。 手机到的那天,小赵兴奋得不行,当场就在公司楼下的小店花 40 块钱贴了个钢化膜。贴膜小哥还客气地说:“新机,要贴好点,不然刮花了你肯定心疼。” 小赵点头,觉得这钱花得值。 可真正的问题,就是在她拆盒、插卡那一刻出现的。 “怎么只有一个卡槽?” 她反复检查手机的设置界面、卡槽设计,越看越不对劲。她特地上网搜索了一下,发现:单卡槽是港版的特征。 她当场愣住了。 为了怕自己误解,她打开订单界面再次确认,清楚写着:国行版本。 可手机摆在那,明明就是港版。 想到自己辛苦攒钱买的手机还没用上,就出现这种问题,小赵越想越憋屈,赶紧联系了苹果客服。 客服态度倒是不差,但回答让她一头雾水。 小赵说明情况后,对方查了她的序列号,给出的答复却是: “您买到的就是国行版本,没有发错。” 小赵气笑了:“那你解释一下为什么我的是单卡?” 客服重复:“我们确认您买到的是国行机。” “所以我这个单卡是什么情况?” “这个……我们这边还不清楚,需要进一步核实。” 三句话兜兜转转,小赵听得脑子都大了。 但最让她无法接受的是,当她提到贴膜的40元费用时,客服的态度突然僵住了。 她只是简单提出:“既然是你们的问题,我贴膜的钱是不是应该补偿一下?” 客服沉默片刻,回复却是——“贴膜属于用户自行选择的第三方服务,我们无法承担。” 这句话像一盆冷水浇下来。 小赵说:“不是我贴膜贴错了,是你们发货发错了,你们让我退回去,我总要恢复原状吧?这40块钱不是我凭空损失吗?” 客服依旧坚持:“无法承担。” 就这样,两边你一句我一句,来来回回沟通了三天,客服换了好几个人,但回答永远是一个:不负责贴膜钱,但可以退货。 可是退回去后她还得重新买手机、重新贴膜,还要等时间。整个折腾下来,小赵越想越觉得自己凭什么吃这个亏? 在一次次沟通失败后,小赵终于忍无可忍。“那我只能找媒体了,我真的搞不动了。” 记者介入后,事情终于有了转机。 苹果给出的解释,让所有人都哭笑不得——他们查序列号后,确认这台手机确实是国行版本,但至于为什么是单卡设置…… “我们也无法确定原因。” 这句话,让记者都愣了两秒。 疑点横飞:如果是国行机,为何会是港版配置? 如果不是发错,为什么客服解释不清楚? 小赵则彻底无语:“我花一万多买个谜语?” 经过媒体沟通数次协调后,苹果终于提出了一个方案:赠送一个原装充电器作为补偿。 但这补偿又引起新的问题。 小赵觉得: 第一,她损失的不是一个充电器,而是自己的时间、精力,以及本来不应该承担的贴膜费用; 第二,她根本不知道手机是不是哪儿出的问题,心里始终不踏实; 第三,她从头到尾只想要一个——“我下单的国行双卡机”,不是额外的安慰奖。 所以她拒绝了。 她说:“我不要充电器,我只想要解释,以及让我损失的费用得到补偿。” 但苹果方面坚持政策,她坚持自己的诉求,两边再度僵持。 如今事件已经上了热搜,网友炸锅了: 有人说小赵“年轻人一点亏都不想吃”; 也有人说这是合理维权,“一分钱都不该自己出”; 还有网友质疑苹果的解释:“单卡国行?我第一次听说。” 而小赵本人态度很明确:“我不是想占便宜,我只是想要我应该得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