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闻讯“以前盯着国内市场打价格战,现在通过跨境电商,产品卖到了东南亚,订单稳中有增!”近日,池州鑫萌贸易有限公司负责人指着后台的海外订单数据,言语间满是欣喜。这家企业曾受困于国内市场竞争激烈、利润压缩的难题,直到前期加入跨境电商产业园,才打开了海外销路。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动贸易创新发展。
近日,在池州经开区刚正式运营不久的跨境电商产业园里,一幕幕开放发展的生动实践正在上演:传统企业借跨境平台突围国内“内卷”市场,青年学生在孵化指导下试水海外创业,一条“产业+人才+服务”的贸易创新链条正加速成型。
企业的转型底气,源于产业园的全流程赋能。自10月正式运营以来,产业园团队已走访50余家本地企业,针对企业普遍存在的“不懂平台、不会运营、怕担风险”顾虑,提供从产品选品、店铺搭建到物流对接、风险规避的一站式指导。
“从开店流程到海外政策解读,园区都有专人辅导,还帮我们对接服务商资源,省去了自己摸索的弯路。”安徽华迅科技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园区支持下,公司产品已成功入驻马来西亚Shopee跨境平台,首批订单已顺利发货。

截至目前,池州跨境电商产业园孵化企业14家。“政府搭好了平台,我们提供专业支持,就是要让池州的好产品走出去更顺畅。”产业园负责人沈中焰介绍,园区已举办5场大型培训和2期孵化陪跑,帮助企业快速适应跨境贸易节奏。
“老师手把手教我们运营跨境店铺,为我们对接供应链!”池州学院学生小刘在产业园运营导师的指导下,一边学习理论知识,一边实操店铺运营,提前打通了“校园到职场”的通道。
沈中焰介绍,针对跨境电商行业人才短缺的痛点,跨境电商产业园与池州职业技术学院达成校企合作,创新“学徒制”培养模式——由产业园的资深运营导师与高校教师联合授课,将企业真实店铺运营场景搬进课堂。这种“学习即运营、毕业即上岗”的模式,既解决了企业的人才需求,也为大学生提供了创业就业新路径。

从企业转型的“加速剂”到人才培育的“孵化器”,池州跨境电商产业园凭借3000平方米的物理空间,整合了供应链、物流、人才等多方资源,构建起完整的跨境贸易生态圈。依托池州港一类口岸和皖江江南保税物流中心(B型)的硬件优势,园区正朝着“五年累计销售额20亿元”的目标迈进,争创省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区。
池州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跨境电商为支点,用一个个具体的转型故事、一次次务实的孵化服务,让全会精神在开放前沿落地生根。持续完善产业园服务体系,深化校企合作,让更多企业、更多人才通过这条跨境“新通道”,拥抱更广阔的海外市场,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开放动能。
孟智超大皖新闻记者朱春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