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发文宣布 2025年11月19日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1月19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文称,乌克兰多地正紧急应对俄方的大规模袭击。据乌方确认,俄罗斯从18日夜间起向乌克兰发动打击,共发射超过470架攻击型无人机及48枚各型导弹,包括弹道导弹与巡航导弹,打击范围覆盖乌克兰10余个州。 这组数字看着就让人揪心,470架无人机加48枚导弹,不是纸上的冰冷数字,而是朝着千家万户飞去的威胁。10余个州的范围意味着什么?相当于大半个乌克兰的土地都笼罩在战火阴影下,可能是某个小镇的医院正准备接收伤员,结果防空警报突然响起;可能是农民刚收获的粮食还没来得及运走,就面临设施被毁的风险;更可能是无数家庭在深夜被爆炸声惊醒,抱着孩子在防空洞里瑟瑟发抖。 让人难以理解的是,就在今年,俄乌双方还进行了多轮直接谈判,甚至交换过战俘、实施过临时停火。从3月美俄领导人通话推动部分停火,到5月俄乌在土耳其的面对面会谈,再到8月双方交换25岁以下被俘军人,一度让人看到和平的曙光。可如今大规模袭击卷土重来,之前的谈判成果仿佛成了镜花水月,这种反复对两国普通人来说是致命的消耗。 战争里最无辜的永远是平民。联合国数据显示,乌克兰已有超过千万人流离失所,这个数字还在随着冲突升级不断增加。这些人可能曾经有安稳的工作、幸福的家庭,现在却要背井离乡,在异国他乡挤在临时安置点,担心家里的老房子是否还在,牵挂留在故土的亲人是否安全。俄罗斯民众的日子也不好过,制裁带来的物价飙升、物资短缺,让普通家庭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年轻人要么面临参军的选择,要么在经济困境中挣扎。 更可怕的是战争留下的仇恨种子。原本同根同源的斯拉夫兄弟,如今却刀刀相向,宗教组织决裂,邻里反目成仇。这种仇恨不会随着战火暂停而消失,反而会在一次次袭击中不断加深,甚至影响下一代的认知。政治人物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讨论的是领土和利益,可对普通人来说,他们想要的不过是能安心吃饭、踏实睡觉,能让孩子在和平的环境里长大。 有人说军事打击是为了实现战略目标,但持续三年多的冲突已经证明,没有任何一方能通过战争彻底达到目的。俄方要求承认实际控制线,乌方坚守领土完整,双方的诉求看似无法调和,但谈判桌上的沟通远比战场上的厮杀更有意义。之前达成的黑海粮食运输协议,曾经被联合国称为“希望的灯塔”,既保障了全球粮食供给,也让黑海地区的对抗烈度下降,这说明双方完全可以通过协商找到共赢的方案。 大规模的导弹和无人机袭击,摧毁的不仅是建筑和设施,更是双方重建信任的可能,是无数人对和平的期盼。当谈判的大门还没有完全关闭,当国际社会还在积极斡旋,这样的军事升级实在让人遗憾。和平从来不是单方面的妥协,而是双方都愿意放下武器,为了民众的福祉各退一步。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泽连斯基发布会 赖连斯基 泽连斯基遇袭 泽连斯基访沙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