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连云港师专三附小构建“生长教育”新样态

□通讯员徐磊

开学以来,在连云港师专三附小的操场上,出现了一种别开生面的体育课:随着发令枪响起,孩子们飞快地冲向终点,AI智能设备瞬间捕捉并自动记录下每个孩子的跑步成绩,这些数据实时回传至学校智慧教育平台,迅速生成详尽的个人与班级运动报告,为个性化指导提供了科学依据。这一场景是该校推动体育、艺术教育与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生动缩影。近年来,连云港师专三附小的体艺工作深刻诠释“生长教育”内涵,在传承与创新中寻找最佳平衡点,构建起独具特色的“AI赋能体艺工作”新样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智慧体育”突破传统教学模式

为全面落实江苏省“体育2·15专项行动”,连云港师专三附小以“强体魄、健人格、育精神”为目标,构建了以“智慧体育”为核心的生长课程体系。

学校着力打造一支“研究型+实战型”的体育教师团队,通过青蓝工程、专项研修、技能比武等路径提升师资水平;同时构建了“基础课程+特色项目+AI赋能”三维体系,开发《排球》校本课程,建设排球特色学校;创新推出“地面游戏课程”与“传统体育游戏节”,将跳房子、踢毽子、跳皮筋等经典项目融入课间活动,日均运动时长增加30分钟。

连云港师专三附小注重培养学生终身锻炼的习惯,打造贯穿全年的系列体育赛事,做到月月有比赛、班班有队伍。春季田径运动会等大型赛事覆盖全体学生;五、六年级篮球联赛等特色项目,让不同能力特长的孩子都有参与比赛的机会,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此外,连云港师专三附小通过社团品牌化发展,使篮球、跆拳道、武术等社团形成了特色社团课程群,实现“一师一专长,一社一品牌”;在区域体育竞技版图中,三附小学生在啦啦操、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术和跆拳道等传统优势项目中屡创佳绩。

人工智能深度融入美育教学

学生们的美术作品挂满墙壁,音乐教室里传来阵阵悦耳的歌声……作为艺术教育特色学校,连云港师专三附小将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融入音乐、美术教育教学,构建以“数智美育”为核心的生长课程体系,让传统艺术教育焕发时代活力。

从“统一教学”到“因材施教”,连云港师专三附小音乐教学正经历着智能化转型。学校引入智能音乐教学系统,通过AI技术实现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精准指导,还为每个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根据分析生成一系列针对性的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掌握难点。在美术教学领域,则将单元教学融入AI技术,帮助学生拓展艺术视野、激发创作灵感。学生通过iPad“云游”线上美术馆数字展厅,沉浸式欣赏经典美术作品;借助“AI豆包”软件,快速尝试多种构图与配色方案;通过“即梦AI”生成趣味对话,在跨越时空的互动中深化地域文化的审美感知。在多种技术支持之下,孩子们学习艺术学科的兴趣明显增强。

连云港师专三附小还通过系列培训促进艺术教师适应智能化教学环境,帮助艺术教师掌握专业软件深度应用等进阶技能,显著提升了艺术教师的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水平与融合创新教学设计能力。

社团活动是艺术教育的重要延伸。连云港师专三附小成立了“海韵趣瓷”、舞蹈、合唱等优势团队。学生参加社团活动不仅能提升艺术技能,更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品格。其中“海韵趣瓷”创意手工坊曾荣获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学生艺术工作坊一等奖、省特等奖,舞蹈社团的作品《大圣伴我去逐梦》荣获省中小学艺术展演一等奖,合唱社团的作品《倾听风语》《春天就是我》荣获省中小学艺术展演二等奖,多位音乐教师排练的合唱作品荣获江苏学校美育平台“最美班级”每周之星称号。

连云港师专三附小将继续深化“AI生长课堂”探索实践,让每个孩子都能在科技与艺术交融的环境中全面发展,成长为兼具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的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