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优化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软环境

转自:河北日报

优化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软环境

王敬照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中最具活力、最具创造力的生力军,是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的关键要素。近日,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旨在为青年教师营造更为适宜的成长环境。

高校青年教师正处于职业生涯起步期与关键成长期,同时也面临一些需要缓解的压力。

在科研领域,量化考核导向下,青年教师需要拿出短期可见的学术成果。在教学方面,部分青年教师面临从“学生”到“教师”的角色转换难题,育人能力培养缺乏系统支撑。这些问题相互交织,不仅影响青年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也制约着其发展潜力的释放。

如何营造高校青年教师成长的软环境?

破除“五唯”,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科研评价改革是破解“唯论文”困局的关键抓手,应摒弃单一量化评价模式,落实意见提出的突出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导向。在评价内容上,既要认可论文、项目等科研成果,也要重视教学质量、教材编写、竞赛指导等育人实绩,让不同类型的人才都能找到发展路径。在评价方式上,应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推进代表性成果评价制度,注重考察研究的原创性与实际价值。

制度创新,构建全链条支持体系。职业发展支持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关键,要按照意见提出的完善发展支持机制、建实建强教师发展中心等要求,提升青年教师竞争力。在培养机制层面,配备职业发展导师,强化高水平团队培养支持,在项目申报、学术任职等方面提供更多机会。在资源保障方面,建立长周期稳定支持机制,对从事基础研究的青年教师适当延长考核周期,给予更大的探索空间。

关心关爱,营造健康成长环境。身心健康是根本保障,除了常规体检,应增设心理健康专项评估,建立“线上咨询+线下辅导”的心理支持机制。生活关怀要精准发力,通过完善校园配套设施等方式,解决青年教师的后顾之忧。同时,通过学术沙龙、户外拓展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间交流融合,增强职业归属感与幸福感。

软环境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土壤。真正优质的软环境,需要在政策落实中注入温度,在制度创新中体现包容,在人文关怀中凝聚力量,让青年教师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