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娱乐网

人终究要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价。早期L系列的一时成功,让理想一度居功自傲、过于躺平

人终究要为自己的傲慢付出代价。早期L系列的一时成功,让理想一度居功自傲、过于躺平。在企业的关键上升期,它过分追求研发的“费效比”,倾向于短期回报而非长期投入,这无异于挥霍了辛苦积累的先发优势——颇有几分“半场开香槟”的轻敌与短视。当下的策略是:加速产品迭代、全力布局出海、重注AI技术。正视问题,只是重回正轨的第一步。明年,显然是更激烈的战场,看看理想明年能打出什么亮眼的牌吧。—以下是文章里节选—理想汽车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压力时刻。理想已经把今年能打的产品牌都打完了,新的纯电车型i8表现平淡,肩负起销量重担的i6虽订单高涨,但因产能瓶颈无法全力交付。而明年,显然是更激烈的战场。“现在遇到的问题是,我们出一次牌,同行们会出两次牌。我们的迭代频率相当于同行们看着我们的牌和我们打牌。”理想调整的策略之一是加快产品节奏,从以前的四年一次的平台大迭代缩短为两年一次。理想已逐渐认清现实,“过去李想比较抵触堆配置,以后是该卷就卷,不再做凑合的产品,做不到让用户惊艳的产品,就不要做。”此前产品套娃的做法能够提高硬件复用率,但带来的问题是L系列四款产品分辨度低,“买L9的人觉得L6/7/8傻傻分不清楚,没有华为问界M9的尊贵感和区隔。在产品的设计和研发上,理想决定将之后的车型区分度拉大,不再只靠配置区分,而是要靠设计定义区分。理想已经逐渐回归“单品爆款”逻辑,聚焦单一配置并打磨至极致,这是理想擅长的方法论。另外,理想研发技术部门正在酝酿成立一个独立体系,类似小米汽车近期成立的架构部(架构部为一级部门,能够直接向集团董事长雷军汇报工作),参与更多产品创新。